《又和见喜病间》
时间: 2025-01-01 16:05: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病杨花犹乱飞,即今梅子已黄稀。卧惊节物遽如许,起得沉绵更解肥。云寺耶溪招布袜,斜风细雨欠蓑衣。半生不结修门梦,只梦家山唤早归。
白话文翻译:
我刚生病的时候,杨花仍在空中纷飞,现在梅子却已稀稀落落、开始变黄。我躺在床上,不禁感慨节气变换如此迅速,起身时却发现自己更加虚弱。云寺和耶溪的景色吸引我去穿上布袜,细雨斜风让我缺少了蓑衣。半生都未能实现修道的梦想,心中只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注释:
- 杨花:指柳树的种子,春天随风飞舞。
-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
- 卧惊:躺着时感到惊讶。
- 沉绵:形容身体虚弱、无力。
- 云寺:指隐士或修道者所居住的寺庙。
- 耶溪:可能为地名,清澈的小溪。
- 蓑衣:用草编织的衣物,通常用于防雨。
- 修门梦:指追求修道的理想与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南宋“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其诗风清新自然,以描写山水、田园及日常生活著称。
创作背景:
《又和见喜病间》作于杨万里生病期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与身体虚弱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迁的细腻观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开篇以“初病杨花犹乱飞”引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梅子已黄稀”的夏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时间流逝的无情。诗人在生病期间躺在床上,感受到外界的变化,却无力参与其中,体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卧惊节物遽如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节气变化的惊讶,似乎在反映自己的虚弱与无力,感知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起得沉绵更解肥”则展现了身体的无力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自身状况的思索。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云寺耶溪”,描绘了心中向往的宁静环境,体现了他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斜风细雨欠蓑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微妙的孤寂感,反映诗人在病中对外界的敏感与脆弱。
最后两句“半生不结修门梦,只梦家山唤早归”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理想与归属的渴望,隐喻着他在世俗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梦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病杨花犹乱飞:刚生病时,春天的杨花依旧在空中飞舞,暗示诗人对生命的感知。
- 即今梅子已黄稀:时光流逝,夏季的梅子已经成熟,形成鲜明对比。
- 卧惊节物遽如许:躺在床上惊叹自然的变化如此迅速。
- 起得沉绵更解肥:起床时身体虚弱,感到更加疲惫。
- 云寺耶溪招布袜:向往宁静的环境,想要去穿上布袜子。
- 斜风细雨欠蓑衣:细雨斜风中,缺少了防雨的衣物,感到无助。
- 半生不结修门梦:半生以来未能实现的修道梦想。
- 只梦家山唤早归:心中只渴望早日回到家乡。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杨花与夏季的梅子形成对比,突出时间的流逝。
- 拟人法:节物的变化似乎在对诗人说话,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 象征:梅子象征着生命的成熟与即将消逝的时光。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病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家乡的思恋,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花:象征春天的生命与无常。
- 梅子: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成熟。
- 云寺:象征理想与宁静的生活。
- 蓑衣:象征对自然的依赖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杨花”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在诗中通过哪一句表达?
- A. 初病杨花犹乱飞
- B. 斜风细雨欠蓑衣
- C. 半生不结修门梦
- D. 只梦家山唤早归
-
诗中提到的“沉绵”指的是:
- A. 身体虚弱
- B. 风雨交加
- C. 春日暖阳
- D. 梅子成熟
答案:
- A
- D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但更加直接而深沉。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引发的思乡情感,与杨万里的诗有相似之处,均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