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

时间: 2025-01-14 18:47:32

南国豪华地,东风骀荡天。

露兰薰夕梦,烟柳重春眠。

歌断云空度,书长燕未传。

吟成休自许,芳草更绵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国豪华地,东风骀荡天。露兰薰夕梦,烟柳重春眠。歌断云空度,书长燕未传。吟成休自许,芳草更绵绵。

白话文翻译:

南国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天空。夜晚的露水滋润着兰花,熏染着梦境;春天的柳树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沉睡。歌声停止后,云彩空自飘过;长信未曾传到,燕子也没有带来消息。吟咏完毕后,不要自夸,因为芳草依然绵延不绝。

注释:

  • 南国:指南方地区,这里可能特指江南,因其繁华富庶。
  • 东风:春天的风。
  • 骀荡:形容风轻柔地吹拂。
  • 露兰:带有露水的兰花,象征清新。
  • 薰:熏染,影响。
  • 夕梦:夜晚的梦。
  • 烟柳:被烟雾笼罩的柳树,形容春天的朦胧美。
  • 重春眠:形容春天人们容易沉睡。
  • 歌断:歌声停止。
  • 云空度:云彩空自飘过,无人欣赏。
  • 书长:长信,指书信。
  • 燕未传:燕子没有传递消息。
  • 吟成:吟咏完毕。
  • 休自许:不要自夸。
  • 芳草:茂盛的草,象征生命力。
  • 绵绵:连绵不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与兄宋庠并称“二宋”。宋祁的诗文以清新脱俗、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南国春天的景象,通过东风、露兰、烟柳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远方消息的期盼。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南国春天的美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风轻拂、露兰熏梦、烟柳沉睡的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露兰薰夕梦”中的“薰”字,巧妙地将露水和兰花的清香与梦境相连,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而“歌断云空度,书长燕未传”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期盼和无奈,云彩和燕子成为传递情感的媒介,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国豪华地,东风骀荡天:南国是一个繁华的地方,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天空。
  2. 露兰薰夕梦,烟柳重春眠:夜晚的露水滋润着兰花,熏染着梦境;春天的柳树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沉睡。
  3. 歌断云空度,书长燕未传:歌声停止后,云彩空自飘过;长信未曾传到,燕子也没有带来消息。
  4. 吟成休自许,芳草更绵绵:吟咏完毕后,不要自夸,因为芳草依然绵延不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露兰薰夕梦”中的“薰”字,将露水和兰花的清香比喻为梦境的熏染。
  • 拟人:如“烟柳重春眠”中的“重春眠”,赋予烟柳以人的沉睡状态。
  • 对仗:如“歌断云空度,书长燕未传”中的“歌断”与“书长”,“云空度”与“燕未传”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南国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消息的期盼。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露兰:象征清新和梦境的熏染。
  • 烟柳:象征春天的朦胧美和沉睡状态。
  • 云空度:象征无人欣赏的孤独。
  • 燕未传:象征远方消息的期盼和无奈。
  • 芳草:象征生命力和连绵不断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露兰”象征什么? A. 清新和梦境的熏染 B. 春天的朦胧美 C. 无人欣赏的孤独 D. 远方消息的期盼 答案:A

  2. 诗中的“烟柳”象征什么? A. 清新和梦境的熏染 B. 春天的朦胧美 C. 无人欣赏的孤独 D. 远方消息的期盼 答案:B

  3. 诗中的“歌断云空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远方消息的期盼 C. 无人欣赏的孤独 D.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答案:C

  4. 诗中的“书长燕未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远方消息的期盼 C. 无人欣赏的孤独 D.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期盼。
  • 杜甫《春望》: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

诗词对比:

  • 宋祁的《南国》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宋祁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消息的期盼,而苏轼的词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是了解宋祁诗歌风格的重要参考书。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词作,是了解苏轼词风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