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诤归中岩》

时间: 2025-01-19 18:09:03

景陵同坐贯花筵,日月飞驰三十年。

两股寻回江上锡,一灯分照剑南天。

岩云护钵龙降呪,林露侵衣鹤警眠。

此地相逢须重别,在家灵运已华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景陵同坐贯花筵,日月飞驰三十年。 两股寻回江上锡,一灯分照剑南天。 岩云护钵龙降呪,林露侵衣鹤警眠。 此地相逢须重别,在家灵运已华颠。

白话文翻译

在景陵一同坐在盛开的花宴上,日月如梭,转眼已过三十年。 两人各自寻找回江上的锡杖,一盏灯火分照着剑南的天空。 岩石间的云雾仿佛守护着钵盂,龙在降咒,林中的露水侵湿了衣裳,鹤在警觉地睡眠。 在这里相逢后必须再次分别,像在家中的灵运一样,已经年华老去。

注释

  • 景陵: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的地方。
  • 贯花筵:指盛开的花宴,比喻美好的聚会。
  • 日月飞驰: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 两股:指两个人。
  • 江上锡:锡杖,僧人所持的杖。
  • 剑南天:指剑南地区的天空。
  • 岩云护钵:岩石间的云雾仿佛守护着钵盂。
  • 龙降呪:龙在降咒,可能是指神秘的仪式或法术。
  • 林露侵衣:林中的露水侵湿了衣裳。
  • 鹤警眠:鹤在警觉地睡眠,形容环境的宁静。
  • 在家灵运:指在家中的灵运,可能是指诗人自己。
  • 华颠:年华老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送别友人元诤归中岩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以“景陵同坐贯花筵”开篇,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而“日月飞驰三十年”则突出了时间的无情。颔联和颈联通过“两股寻回江上锡”和“一灯分照剑南天”等意象,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尾联“此地相逢须重别,在家灵运已华颠”则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逢的期待,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景陵同坐贯花筵:回忆与友人在景陵的美好聚会。
  2. 日月飞驰三十年:感慨时间的流逝。
  3. 两股寻回江上锡:描绘友人离去的情景。
  4. 一灯分照剑南天: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5. 岩云护钵龙降呪:描绘神秘的仪式或法术。
  6. 林露侵衣鹤警眠:形容环境的宁静。
  7. 此地相逢须重别:表达对再次相逢的期待。
  8. 在家灵运已华颠:感慨年华老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月飞驰三十年”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岩云护钵龙降呪”中的“岩云护钵”和“龙降呪”。
  • 对仗:如“两股寻回江上锡,一灯分照剑南天”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时光流逝。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景陵:美好的聚会地点。
  • 贯花筵:盛开的花宴,比喻美好的聚会。
  • 日月飞驰:时间的流逝。
  • 江上锡:友人离去的象征。
  • 剑南天:对友人的思念。
  • 岩云护钵:神秘的仪式或法术。
  • 林露侵衣:环境的宁静。
  • 鹤警眠:警觉的睡眠,形容环境的宁静。
  • 在家灵运:年华老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贯花筵”指的是什么? A. 盛开的花宴 B. 贯穿的花朵 C. 花宴的座位 D. 花宴的装饰

  2. 诗中的“日月飞驰三十年”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日月的美丽 C. 三十年的聚会 D. 日月的飞驰

  3. 诗中的“两股寻回江上锡”中的“两股”指的是什么? A. 两个人 B. 两条江 C. 两股力量 D. 两股风

  4. 诗中的“一灯分照剑南天”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剑南的美丽 C. 一盏灯的亮度 D. 剑南的天空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宋祁《送元诤归中岩》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宋祁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宋祁。

通过以上内容,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宋祁的《送元诤归中岩》,包括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