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四 题蒯秀君手册》

时间: 2025-01-04 13:20:25

奇侠当年亦艳妆。

零脂残粉未能芳。

桃花马上秦良玉,杨柳桥边聂隐娘。

刀脱鞘,剑生光。

天人不数状头黄。

秀君若问今何日,儿女风云正出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四 题蒯秀君手册
作者: 卢前 〔近代〕

奇侠当年亦艳妆。
零脂残粉未能芳。
桃花马上秦良玉,
杨柳桥边聂隐娘。
刀脱鞘,剑生光。
天人不数状头黄。
秀君若问今何日,
儿女风云正出场。


白话文翻译:

奇侠们当年也曾打扮得艳丽妆容,
如今的残妆淡粉已无法再显芳华。
桃花盛开的马背上是秦良玉,
杨柳拂动的桥边是聂隐娘。
刀剑出鞘,光芒四射,
天上人间皆不及这头上的黄发。
如果秀君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儿女们的风云正好在舞台上登场。


注释:

字词注释:

  • 奇侠: 指的是侠义之士,通常是武功高强、义气深重的人物。
  • 艳妆: 美丽的妆容,通常形容女子的打扮。
  • 桃花: 代表春天的花朵,常用来象征美丽和爱情。
  • 秦良玉: 明末女将,以英勇著称。
  • 聂隐娘: 传说中的女侠,代表女性的英勇和独立。
  • 刀脱鞘,剑生光: 形容武器出鞘,光芒四射,寓意战斗即将开始。
  • 天人不数状头黄: 比喻神仙也不及自己头发的亮丽。

典故解析:

  • 秦良玉: 是明代著名的女将军,以勇敢和智慧闻名,常为后人歌颂。
  • 聂隐娘: 取自《聂隐娘》这一古代小说,讲述了女侠的传奇故事,象征着女性的力量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前,生活在近代,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他的作品常常融合古典美与现实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作者借用古代侠女的形象,表达了对现代女性的赞美与钦佩,反映出他对女性独立精神的推崇。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四 题蒯秀君手册》是一首充满了侠义情怀与女性力量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秦良玉与聂隐娘,来表达对女性在动荡社会中勇敢与独立的赞美。开头的“奇侠当年亦艳妆”,不仅仅是在追忆过去的风华,更是对现代女性的激励:即使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要保持自己的美丽与风采。

诗中“刀脱鞘,剑生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武器出鞘的那一刻,象征着女性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与决心。结尾的“儿女风云正出场”,则暗示着新时代的女性正以新的姿态登上社会舞台,展现出属于她们的风采。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当代女性力量的赞美,展现了古典诗人对社会深刻的洞察与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奇侠当年亦艳妆: 追忆昔日侠士的风采与美丽,暗示女性的魅力。
  2. 零脂残粉未能芳: 现实的无奈与衰老,强调岁月对美丽的侵蚀。
  3. 桃花马上秦良玉: 以秦良玉为象征,表现出女性的英勇与风采。
  4. 杨柳桥边聂隐娘: 通过聂隐娘的形象,塑造出女性独立与坚韧的精神。
  5. 刀脱鞘,剑生光: 刀剑出鞘,象征着即将到来的冲突与斗争。
  6. 天人不数状头黄: 夸赞自身的美丽,表现出自信与骄傲。
  7. 秀君若问今何日: 直接与“秀君”对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8. 儿女风云正出场: 预示着新时代的女性将会在社会中展现自己的价值与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桃花”、“杨柳”等意象,暗示女性的美丽与柔情。
  • 对仗: 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女侠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勇敢与美丽,传达出对新时代女性力量的赞美,强调了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与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 代表青春与爱情,象征美丽的外表。
  • 杨柳: 柔韧与柔美,象征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 刀剑: 代表力量与勇气,象征女性在风雨中奋发向上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位女侠”分别是谁? A. 聂隐娘与红拂女
    B. 秦良玉与聂隐娘
    C. 嫦娥与王异

  2. “刀脱鞘,剑生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平静的生活
    B. 即将来临的冲突与斗争
    C. 对美的怀念

  3. 诗中“儿女风云正出场”是指什么? A. 新一代的女性将要崭露头角
    B. 儿女们在舞台上表演
    C. 风云变幻的天气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字》: 通过女性的视角,描绘她们在社会中的挣扎与奋斗。
  • 《女儿歌》: 赞美女性品德与美丽,展现出女性的多重角色。

诗词对比:

  • 《木兰辞》: 同样表现女性的英勇,但更侧重于战争与家庭责任。
  • 《任风子·夜雨寄北》: 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女性的柔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女性与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