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
——杨万里
一阵南风似箭来,
蒲帆飞上最高桅。
两边岸柳都奔走,
不及追船各自回。
白话文翻译
一阵南风像箭一样迅速吹来,
船上的帆瞬间升起到最高的桅杆。
两岸的柳树似乎都在奔跑,
却赶不上追逐的船只各自返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蒲帆:指用蒲草编制的帆,形容轻盈的船帆。
- 桅:指船的桅杆。
- 岸柳:岸边的柳树,以其柔软、轻盈的形象体现自然之美。
- 奔走:比喻柳树随风摇摆,仿佛在奔跑。
- 追船:指船只在水面上快速移动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船只的状态,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和航行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是杨万里旅途中的所感所写,表现了他在游览时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感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南湖暮景,展现了诗人对风和船的细腻观察。首句“一阵南风似箭来”,通过比喻将风的迅猛与箭的速度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急促而动感的氛围。紧接着,诗人以“蒲帆飞上最高桅”描绘了船帆在风中迅速升起的状态,展现出航行的畅快与自由。
后两句“两边岸柳都奔走”则以拟人手法,将岸边的柳树描绘得仿佛在追赶船只,增强了诗的动感与生机。这不仅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传递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风的力量,也有船的灵动,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阵南风似箭来:南风来得迅猛,给人一种急迫感;
- 蒲帆飞上最高桅:帆在风中迅速升起,象征着航行的希望与速度;
- 两边岸柳都奔走:柳树在风中摇摆,看似在追逐船只,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 不及追船各自回:庄严的船只在水面上快速行驶,柳树的奔走与船的快速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差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南风比作箭,生动形象;
- 拟人:将柳树形象地描绘为奔走,增强情感与动感;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造物的动态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航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活力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风:象征着温暖和生命力;
- 蒲帆:代表着航行与自由;
- 岸柳:象征着自然的柔美与生机;
- 追船:标志着前行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南风似箭”是用哪种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诗中“蒲帆飞上最高桅”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 A. 船只的平稳
- B. 船帆在风中高扬,象征着航行的畅快
- C. 船只的沉重
-
诗中提到的“岸柳”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静谧
- B. 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C. 柳树的枯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了航行中的美丽景色。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杜甫的作品比较:两者都关注自然与人,但杜甫更多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 杨万里与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现壮丽的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加细腻生动,后者则更具宏大气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