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时间: 2025-01-01 14:13:59

乌驱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总是空。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咫尺上方钟鼓地,从师学佛便须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乌驱兔迫一衰翁,始信浮生总是空。
拈掇琴书终日事,依栖梅竹百年丛。
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
咫尺上方钟鼓地,从师学佛便须躬。

白话文翻译:

一只乌鸦驱赶着兔子,令我这个衰老的老人感到无奈,
我才明白,人生浮华,终究是空无一物。
我整天沉浸在弹琴读书的事情中,
依靠梅树和竹子,过着百年的闲适生活。
没有官职就不必担忧三次被贬,
安分守己又何必为五穷而烦恼。
就在咫尺之间,有钟声和鼓声的地方,
要向师父学习佛法,就需要自己身体力行。

注释:

  • 乌驱兔迫:乌鸦追赶兔子,象征外界的压力与烦扰。
  • 一衰翁:衰老的老人,指诗人自己。
  • 浮生:指虚幻的生命,强调人生的无常。
  • 琴书:指弹琴和读书,表现诗人对文雅生活的追求。
  • 梅竹百年丛:梅树和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与长久的栖息之所。
  • 三黜:古代官职的贬谪,表示无官职的忧虑。
  • 五穷:指五种穷困,象征世俗的困扰。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指寺庙的钟鼓声。

典故解析:

  • 浮生若梦:出自《庄子》,强调人生的虚幻和短暂,诗中提及浮生,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 安分守己:出自《论语》,强调为人应当守住本分,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诗文清新、意境深远著称。生平经历较为平淡,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与僧侣交流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与对佛教思想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该诗通过对衰老与浮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乌驱兔迫”一语,生动描绘出生活的压力,紧接着对“浮生”的认识,揭示了人生的空虚与无常。诗人通过“拈掇琴书”的日常活动,表达了自己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一种优雅而闲适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强调无官职的安逸与安分守己的生活哲学,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无所畏惧的心境。最后两句,诗人向师父学习佛法,强调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表现出对修身养性的重视。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突显了自然的宁静与文化的深邃,情感真挚而深远,给人以启迪与思考。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将人生哲学与个人追求融汇,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以乌鸦和兔子象征外界的烦扰,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 第二联:表现诗人通过琴书活动寻求内心的平静和人生的寄托。
    • 第三联:通过对无官职的坦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 第四联:强调学习佛法的重要,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信仰。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无官不用忧三黜,安分何劳送五穷”,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乌鸦与兔子的比喻,生动传达生活的压力与烦恼。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外界的压力与烦扰。
  • 琴书:代表文化与内心的修养。
  • 梅竹:象征高洁品格和长久的隐逸生活。
  • 钟鼓:象征佛教的教化与内心的修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乌驱兔迫”意指什么?

    • A. 诗人年老
    • B. 外界压力
    • C. 生活乐趣
  2. “无官不用忧三黜”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 A. 对权力的渴望
    • B. 对名利的淡泊
    • C. 对生活的无奈
  3.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忧国忧民
    • B. 人生哲学与修身养性
    • C. 爱情与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陈著的诗作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而陈著则显得更为沉静、淡泊。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有特色,前者激昂,后者内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文阅读与赏析》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