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尊师》

时间: 2025-01-06 15:06:35

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

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

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

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

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

台合有群英,赠别瑰与琼。

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

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

束发号男儿,出处贵得宜。

出则学臯夔,独立称帝师。

处则同乔松,决起如冥鸿。

谁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

师行甚可羡,云鹤无羁绊。

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栢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冯尊师 王禹偁 〔宋代〕

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 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 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 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 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 台合有群英,赠别瑰与琼。 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 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 束发号男儿,出处贵得宜。 出则学臯夔,独立称帝师。 处则同乔松,决起如冥鸿。 谁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 师行甚可羡,云鹤无羁绊。 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栢观。

白话文翻译:

前几天去拜访潘阆,下马走进狭窄的巷子。 突然看到两块笋形的石头,躺在青苔上。 说是冯尊师,秋天以来一直留在这里。 现在说要往东南方向去,坚持向我求诗。 又见到宋阁老,也说这位师傅非常好。 打算去天台山,就要告别长安的路。 天台山上有许多英才,赠送别礼物珍贵如瑰宝和琼瑶。 满怀袖珍,这件事特别光荣。 何必要征我的诗句,我的道路正充满困难。 老了只是一个八品官,有山却不能去。 从小就被称为男儿,出仕和隐居都要得体。 出仕就要学习臯夔,独立成为帝王的师傅。 隐居就要像乔松,突然飞起如同冥鸿。 谁能像蚯蚓那样,蜷曲在泥土中。 师傅的行程令人羡慕,像云鹤一样自由无羁绊。 请为我拿着这首诗,题在桐栢观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潘阆: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双笋石:形状像笋的石头。
  • 冯尊师:指冯道,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著名道士。
  • 宋阁老:指宋琪,北宋初年的官员。
  • 臯夔:古代传说中的贤臣,比喻贤能之人。
  • 乔松:高大的松树,比喻隐士。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的志向。

典故解析:

  • 臯夔:出自《尚书·臯陶谟》,臯陶和夔是舜帝的两位贤臣,后世常用以比喻贤能之臣。
  • 乔松: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乔松之下,可以栖迟”,比喻隐居之地。
  • 冥鸿:出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比喻志向高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初年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直抒胸臆著称,对后世影响较大。此诗是他在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冯尊师的敬仰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禹偁在长安时,得知冯尊师即将前往天台山,特地写诗相送。诗中既表达了对冯尊师的敬仰,也透露出自己对仕途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冯尊师的描述,展现了对自由高远生活的向往。诗中“云鹤无羁绊”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冯尊师如云中鹤般自由无拘的生活状态,与作者自己“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臯夔”、“乔松”、“冥鸿”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达了对冯尊师的敬仰,也透露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前几天去拜访潘阆,下马走进狭窄的巷子。
  2. 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突然看到两块笋形的石头,躺在青苔上。
  3. 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说是冯尊师,秋天以来一直留在这里。
  4. 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现在说要往东南方向去,坚持向我求诗。
  5.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又见到宋阁老,也说这位师傅非常好。
  6. 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打算去天台山,就要告别长安的路。
  7. 台合有群英,赠别瑰与琼。——天台山上有许多英才,赠送别礼物珍贵如瑰宝和琼瑶。
  8. 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满怀袖珍,这件事特别光荣。
  9.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何必要征我的诗句,我的道路正充满困难。
  10. 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老了只是一个八品官,有山却不能去。
  11. 束发号男儿,出处贵得宜。——从小就被称为男儿,出仕和隐居都要得体。
  12. 出则学臯夔,独立称帝师。——出仕就要学习臯夔,独立成为帝王的师傅。
  13. 处则同乔松,决起如冥鸿。——隐居就要像乔松,突然飞起如同冥鸿。
  14. 谁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谁能像蚯蚓那样,蜷曲在泥土中。
  15. 师行甚可羡,云鹤无羁绊。——师傅的行程令人羡慕,像云鹤一样自由无羁绊。
  16. 为我持此诗,题于桐栢观。——请为我拿着这首诗,题在桐栢观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双笋石”、“云鹤无羁绊”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冯尊师的形象和自由无拘的生活状态。
  • 典故:如“臯夔”、“乔松”、“冥鸿”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 对仗:如“出则学臯夔,独立称帝师。处则同乔松,决起如冥鸿。”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冯尊师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由高远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诗中既表达了对冯尊师的敬仰,也透露出自己对仕途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笋石:形状像笋的石头,象征着自然和隐逸。
  • 青苔:生长在石头上的青苔,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静谧。
  • 云鹤:自由无拘的云中鹤,象征着高远和自由。
  • 天台山:道教名山,象征着修行和隐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冯尊师”是指谁? A. 冯道 B. 冯延巳 C. 冯梦龙 答案:A

  2. 诗中“云鹤无羁绊”一句,用什么动物来比喻冯尊师的生活状态? A. 鹤 B. 鸿 C. 蚯蚓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宋阁老”是指谁? A. 宋琪 B. 宋祁 C. 宋濂 答案:A

  4. 诗中“臯夔”和“乔松”分别比喻什么? A. 贤臣和隐士 B. 隐士和贤臣 C. 贤臣和贤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诗作,如《村行》、《点绛唇》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特点。
  • 其他宋代诗人的送别诗,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黄庭坚的《寄黄几复》等,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送别诗风格。

诗词对比:

  • 王禹偁的《送冯尊师》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相比,前者更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往事的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可以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宋代文学史》,程千帆著,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可以了解王禹偁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诗句

前日访潘阆,下马入穷巷。下一句是什么

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上一句是什么

忽见双笋石,卧向青苔上。下一句是什么

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上一句是什么

云是冯尊师,秋来留在兹。下一句是什么

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上一句是什么

今说东南行,问我坚乞诗。下一句是什么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上一句是什么

又见宋阁老,亦言师甚好。下一句是什么

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上一句是什么

欲去天台山,即别长安道。下一句是什么

台合有群英,赠别瑰与琼。上一句是什么

台合有群英,赠别瑰与琼。下一句是什么

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上一句是什么

琤然满怀袖,此事殊为荣。下一句是什么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上一句是什么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龃龉。下一句是什么

老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上一句是什么

前日访潘阆,下一句是什么

下马入穷巷。上一句是什么

下马入穷巷。下一句是什么

忽见双笋石,上一句是什么

忽见双笋石,下一句是什么

卧向青苔上。上一句是什么

卧向青苔上。下一句是什么

云是冯尊师,上一句是什么

云是冯尊师,下一句是什么

秋来留在兹。上一句是什么

秋来留在兹。下一句是什么

今说东南行,上一句是什么

今说东南行,下一句是什么

问我坚乞诗。上一句是什么

问我坚乞诗。下一句是什么

又见宋阁老,上一句是什么

又见宋阁老,下一句是什么

亦言师甚好。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