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时间: 2025-01-19 16:52:24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

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

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

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

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

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作者:杜甫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
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
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
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
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
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异乡的风俗真让人惊讶,这里的人难以相处。
每家每户都养着乌鬼,餐餐都吃黄鱼。
老朋友还能保持态度,新朋友却渐渐疏远。
生活上暂且耕种和挖掘,只有这些与我无关。
西边的青羌木板,南边的白帝城遗留。
于菟的侵扰让客人心中不快,粔籹的存在则反映人情冷暖。
瓦卜上传递着神秘的言语,田间的烟火声费了多少心思。
是非在哪里才能定论,安然高枕笑看人生。

注释

  • 异俗:不同的风俗。
  • 乌鬼:此处可指代某种怪异的事物或习俗。
  • 顿顿:每一餐。
  • 旧识:老朋友。
  • 新知:新朋友。
  • 治生:谋生。
  • 耕凿:耕作和开采。
  • 青羌板:指青羌的木材,可能与某种建筑或器具有关。
  • 白帝城:地名,指的是位于重庆的白帝城。
  • 于菟:可能是象征某种外部的侵扰。
  • 粔籹:一种盛食物的器具,隐喻人情的变化。
  • 瓦卜:指瓦片,有传递信息之意。
  • 畬田:指田地,特别是用于耕作的地方。
  • 高枕:高枕无忧,形容安然自在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具有深厚的情感力量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杜甫晚年,他在经历了战乱和流亡之苦后,对人生的思考愈加深刻。诗中表现了他对异乡生活的无奈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杜甫的《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描绘了他在异乡生活的种种感受,尽管表面上是俳谐体的形式,实际上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生哲思。诗的开头通过“异俗吁可怪”引入,表现出对异地文化的惊讶与不适,突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与新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

接下来的描写中,“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展现了他对当地风俗的调侃,乌鬼与黄鱼的组合不仅让人感到奇特,也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无奈。通过“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诗人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变化,老朋友的温情与新朋友的疏远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他对孤独感的体悟。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沉重,他以“治生且耕凿”表达了在外谋生的艰辛,意在反映社会的现实困境。最后两句提到的“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既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又表现了杜甫自我调侃的豁达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他依然能够以悲观中透出一丝乐观的心态来看待生命。

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潜藏着深邃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使人读后不仅感受到杜甫的幽默感,也深刻体会到他对于生活的无奈与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异俗吁可怪:对不同风俗的感叹,表现出对陌生环境的惊讶。
  2. 斯人难并居:这些人难以共同生活,突显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3. 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家庭习俗奇特,餐饮单一,暗示生活的无趣。
  4. 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老朋友态度友好,新朋友却逐渐疏远,表现人际关系的变化。
  5. 治生且耕凿:谋生与耕作,表现生存的艰辛。
  6. 只有不关渠:强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表现出一种无奈。
  7. 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地理描写,暗示与故土的隔离。
  8. 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外部因素带来的不快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9. 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传递信息与耕作的艰辛,暗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10. 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形成对称。
  • 比喻:如“乌鬼”象征奇异的习俗。
  • 夸张:如“顿顿食黄鱼”夸大了生活的单调。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体现了杜甫在生活困境中仍保持的思考与幽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鬼:象征异乡的风俗与文化的怪异。
  • 黄鱼:简朴的饮食,象征生活的单调。
  • 青羌板:代表着对故乡的怀念与隔离。
  • 白帝城:承载历史的地方,反映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乡愁
    B. 人际关系的变化
    C. 生活的单调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乌鬼”象征什么?
    A. 外来文化的奇异
    B. 诗人的朋友
    C. 生活中的乐趣
    D. 乡土的乡愁

  3. 诗的最后一句“高枕笑浮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生活的放弃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生命的超然
    D. 对未来的忧虑

答案

  1. D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迁。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诗风对比:杜甫注重现实与社会,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体的情感与理想。两者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各有不同,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