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五色莺粟》
时间: 2025-01-19 21:56: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传 五色莺粟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晓莺无赖,也把啼痕,花间沾洒。
几丝绒线,东风分派,暗将浓淡配。
绣匀白白红红态,黄和黛。
野圃层层界。
朝来小摘帘外,趁他微雨卖。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黄莺无情地啼叫,留下了几道啼痕,洒落在花间。
几缕绒线在东风的吹拂下,悄然将浓淡的色彩调配。
绣出均匀的白色、红色,配上黄色和黛色。
田野一层层地分界着。
今早我在帘外小摘花朵,趁着细雨来出售。
注释:
- 无赖:无情、无奈。
- 啼痕:鸟叫留下的痕迹,指鸟鸣的声音。
- 绒线:比喻细腻的色彩。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命的复苏。
- 黛:深青色,常用来形容山峦或草木的颜色。
- 野圃:田野,农田。
- 小摘:轻轻地采摘。
- 帘外:窗帘外面,暗示隐秘的观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东风”,可以联想到古诗中常常以春风象征新生和希望,代表着万物复苏的季节。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黄莺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美好与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字子言,号霖泉,擅长诗词,尤其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融入自然景观与生活情感,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美好情景的描绘。诗中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向往和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河传 五色莺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早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开头的“晓莺无赖”一句,便以生动的描写引入了春天的气息,黄莺的啼叫既是春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随之而来的“花间沾洒”则暗示着春意盎然,花朵的绚丽与黄莺的歌声相互交织,生动而富有韵律感。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几丝绒线,东风分派”描绘出春风轻柔,色彩斑斓的场景,仿佛春风在调配春天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诗中提到的“绣匀白白红红态,黄和黛”,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色彩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和谐美好的向往。
最后“朝来小摘帘外,趁他微雨卖”一句,展现了春雨绵绵的情景,诗人在微雨中采摘花朵,仿佛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不仅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更传达了一种轻盈与灵动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绚丽与无限可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莺无赖,也把啼痕,花间沾洒。
- 描绘了清晨,黄莺在花间鸣叫,留下了声音的痕迹,暗示了春天的生气与无情。
-
几丝绒线,东风分派,暗将浓淡配。
- 形容春风轻柔地带来色彩,像织绣一般,将浓淡的色调巧妙搭配。
-
绣匀白白红红态,黄和黛。
- 通过色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花儿的色彩交融和谐。
-
野圃层层界。
- 田野的层次感,给人以空间的延展与自然的美。
-
朝来小摘帘外,趁他微雨卖。
- 表达了诗人趁着春雨的机会,轻轻地在窗帘外采摘花朵,体现出一种生活的细腻与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绒线”比喻色彩的细腻,生动形象。
- 拟人:将黄莺的啼叫描绘得有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白白红红态,黄和黛”,形成美感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莺: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 花:代表美丽与生命的繁荣。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微雨:象征着滋润与生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
“绣匀白白红红态”中的“白白红红”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颜色的对比
B. 色彩的丰富
C. 形状的变化
D. 声音的高低 -
诗人“趁他微雨卖”的行为表明了什么?
A. 对雨水的厌恶
B. 对生活细节的珍视
C. 对自然的无奈
D. 对市场的依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与《河传 五色莺粟》中的清晨意象相似,都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细腻的自然描写,体现出诗人对春天情感的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