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赞侍御》
时间: 2025-01-04 06:15: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受艰难骠骑营,
半年中听揭枪声。
草头送酒驱村乐,
贼里看花著探兵。
讲易工夫寻已圣,
说诗门户别来情。
荐书自入无消息,
卖尽寒衣却出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李赞侍御在艰难的军事环境中共同经历的困苦,半年以来耳边不断响起枪声。诗中提到,喝酒时在草丛中欢庆村庄的乐趣,而在敌人中则小心探查动静。诗人提到自己在学问上努力追求圣贤之道,谈论诗歌时却感到和昔日的情谊渐行渐远。荐书的信件已经寄出却没有任何回信,最后只得把冬衣都卖掉,孤身出城。
注释:
- 艰难:形容环境艰苦。
- 骠骑:指骑兵,特指唐朝的精锐骑兵。
- 揭枪声:枪声响起,形容作战的紧张。
- 草头送酒:在草地上喝酒,暗示一种放松的气氛。
- 贼里:指敌人中。
- 讲易工夫:指探讨《易经》的功夫。
- 荐书自入:指向他人寄送书信。
- 寒衣:冬天穿的衣服,象征贫困和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建是唐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边塞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诗风简练,富有生活气息,善于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现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身在战场,经历艰辛,情感复杂,既有对战友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诗歌鉴赏:
《别李赞侍御》通过描绘边塞生活的苦涩与无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以“同受艰难”引入,展示出诗人与李赞侍御在战场上共同经历的艰苦,营造了一种亲近感和共鸣。半年间的枪声如雷,提醒着人们时刻处于危险之中,生死未卜。
诗中间的“草头送酒”描绘了士兵间的友情与小确幸,尽管身处险境,仍能在简陋的环境中找到欢愉。然而,随即转入对敌情的关注,“贼里看花著探兵”,表现了战士们的警觉与危机感,暗示了生存的压力。
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思索,“讲易工夫寻已圣”,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展现出一种士人的理想与孤独。同时,“荐书自入无消息”也暗示了对旧友的思念与无奈。最后一句“卖尽寒衣却出城”则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寓意着诗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过去的生活与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与思想的交织中,表现了士人在战乱中的无奈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同受艰难骠骑营”:同在艰难的环境中,身为骑兵的士人。
- “半年中听揭枪声”:半年以来耳中不断响起的枪声,暗示战事的持续。
- “草头送酒驱村乐”:在田野间喝酒,驱散对战斗的忧虑,体现士人生活的一面。
- “贼里看花著探兵”:在敌人中观察动静,彰显出士兵的警觉与紧张。
- “讲易工夫寻已圣”:探讨《易经》的功夫,表明对学问的追求。
- “说诗门户别来情”:谈论诗歌时,感受到与友人的情谊已渐行渐远。
- “荐书自入无消息”:寄出书信却没有回复,暗示孤独与失落。
- “卖尽寒衣却出城”:卖掉所有冬衣,准备离开城市,象征失去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艰难骠骑营”与“半年中听揭枪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草头送酒的场景比喻着在困境中寻找快乐的努力。
- 象征:“寒衣”象征着生活的困窘与追求的无奈。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士人在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对友谊的珍惜、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艰难:象征生存的困境与挑战。
- 枪声:表现战争的紧迫与危险。
- 酒:象征士人之间的友情与放松。
- 寒衣:代表贫困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骠骑”指的是哪种兵种?
A. 步兵 B. 骑兵 C. 弓箭手 -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书信 B. 酒宴 C. 战斗 -
“草头送酒”的意象在诗中传达了什么?
A. 友情与欢乐 B. 战争的残酷 C. 孤独与绝望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王建的《别李赞侍御》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侧重于对友情的怀念与战争的困境,后者则表现了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通之处,但表达的方式和背景却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