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茵)》
时间: 2025-01-01 09:33: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
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
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
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行成闻四方,征诏环珮随。
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
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
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白话文翻译
五位姐妹立誓终身奉养父母,心中自持贞节与孝道。
兔丝缠绕而生,无法攀附青松的枝桠。
日日夜夜在父母身旁,闲暇时便阅读书诗。
心中自有圣人的智慧,未必需要儒者的教导。
年轻时便放弃声华,珍重于父母的教诲。
素色的髻钗垂下两鬓,衣服窄小如古时的裁制。
行走间声名远扬,征召令环佩随身而至。
同时进入皇宫,联袂影子走在玉阶之上。
乡中仍崇尚这种风尚,再次为家乡修建茅屋。
圣朝有良好的史书,将此事作为女子的榜样。
注释
- 兔丝:兔子身上的丝,古人常用来比喻柔韧的情感或人际关系。
- 青松:象征高洁、不屈的品格,说明与青松无缘。
- 晨昏:表示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时段。
- 圣人心:指具有智慧和德行的人的心思。
- 素钗:素色的发钗,象征简朴和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人情世态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家庭伦理、社会风尚,体现了对女性教育与地位的关注。
创作背景
《宋氏五女》是王建为五位姐妹创作的诗,旨在表彰她们对父母的孝顺与对家庭的奉献。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贞节与孝道的重视。
诗歌鉴赏
《宋氏五女》通过描绘五姐妹的贞孝精神,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重要角色。诗开篇以“五女誓终养”引入,立即设定了主题,强调了姐妹们对父母的承诺。在表达情感上,诗句中使用了多种意象,如“兔丝自萦纡”,寓意着她们对家庭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情感,而“不上青松枝”则暗示了她们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晨昏在亲傍”,表现出姐妹们日常生活的简朴,也反映了她们对教育的重视,闲暇时阅读书诗,显示出她们的内涵与修养。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她们的声名远扬,甚至能入宫为女师,展现了她们的才能与德行不仅限于家庭,也能在更大的社会中发光发热。同时,重为修茅茨的句子,表明在乡中仍然保持着这种孝道之风,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将女性的贞孝精神与社会价值观紧密结合,展现了王建对女性地位的赞美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姐妹们立誓要终身孝敬父母,内心自持贞节。
- 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比喻她们的情感缠绵,但无法追求更高的理想。
- 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日常生活中,姐妹们与父母相伴,利用闲暇时间学习。
- 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她们的智慧与德行不必依赖于儒者的教导。
- 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年轻时放弃声华,重视父母的教诲。
- 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描绘姐妹们的朴素打扮。
- 行成闻四方,征诏环珮随:她们的才能声名远扬,受到朝廷的征召。
- 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姐妹们一同进入皇宫,形影相随。
- 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乡里仍然崇尚这种风气,再次修建茅屋。
- 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在伟大的朝代,留下良好的历史,作为女子的楷模。
修辞手法
- 比喻:兔丝自萦纡用兔丝比喻情感的缠绵。
- 对仗:如“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青松象征高洁的理想,反衬出她们的自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贞孝精神,以及她们在家庭教育与社会价值方面的影响,展示了对女性地位的尊重与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兔丝:象征柔韧与缠绵的情感。
- 青松:象征高洁的品格与理想。
- 素钗:象征简朴与纯洁的女性形象。
- 皇宫:象征权力与成就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五女”是指哪五位姐妹?
- A. 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茵
- B. 若梅、若兰、若桂、若竹、若桃
- C. 若花、若雨、若风、若雪、若云
-
诗中用“兔丝自萦纡”来比喻什么?
- A. 她们的愿望
- B. 她们的情感
- C. 她们的困境
-
诗的主题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对家庭的责任
- B. 对社会的贡献
- C. 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宋氏五女》与《将进酒》,前者强调家庭中的女性角色与孝道,后者则展现了对人生与饮酒的豪情,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古诗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