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其十五》
时间: 2024-12-29 17:11: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其十五
作者: 黄庭坚
万山相倚碧巑岏,
灵鹫一峰圣贤宅。
如来往昔经行处,
林泉鸟兽皆逆向。
清净眷属千五百,
无日不闻钟磬音。
阎浮提中大福田,
莲花会上菩提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青翠的山峦,万山相依,层峦叠嶂。灵鹫峰是圣贤的居所,象征着高尚和智慧。这里是如来佛祖昔日讲经的地方,周围的林泉和鸟兽似乎都在逆着常规的方向而行,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清净的信徒们人数众多,每天都能听到钟声和磬音的回响。在阎浮提这片土地上,正是大福田,众生的希望;而在莲花会上,留下了菩提的记忆。
注释
- 万山相倚:指众多山峰相互倚靠、依偎,形容山势的雄伟。
- 灵鹫:指灵鹫山,佛教中著名的圣地。
- 如来:佛教中称释迦牟尼佛为“如来”,意为如实而来。
- 阎浮提:佛教所说的地球或人间的别名,象征着众生的生活之地。
- 莲花会:佛教中菩萨、佛祖的法会,象征着清净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学史上重要的理学家之一。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哲理思考为题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南山罗汉赞》是黄庭坚在参拜灵鹫山时写下的诗篇,表达了他对佛教思想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宗教文化的重视与普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鹫山的景象,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宁静。诗中构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万山相依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佛法之间的和谐关系。灵鹫峰作为圣贤的居所,象征着智慧和灵性,引导人们向往更高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如来往昔经行处”,不仅是对佛教历史的追溯,也体现了对信仰的尊重。林泉鸟兽皆逆向,似乎暗示了在这个清净的环境中,生灵的自然状态与佛法的教义是相辅相成的。这种逆向的意象也反映出超越尘世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清净眷属千五百,无日不闻钟磬音,这一句则通过描写日常的宗教生活,展现了信徒们对于佛法的虔诚与追求,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宗教氛围。最后提到的阎浮提与莲花会,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思想,象征着信仰的福田和众生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山相倚碧巑岏:描绘了青翠的山脉,形容其巍峨的气势。
- 灵鹫一峰圣贤宅:灵鹫峰是佛教圣地,象征着智慧与高尚。
- 如来往昔经行处:回顾佛祖讲经的地方,强调历史的厚重感。
- 林泉鸟兽皆逆向:这里的生灵似乎都在追求一种超凡的境界。
- 清净眷属千五百:描绘信徒们的众多,体现出宗教的力量。
- 无日不闻钟磬音:宗教活动的频繁,体现出信仰的日常。
- 阎浮提中大福田:暗示人间是一个众生修行的福地。
- 莲花会上菩提记:象征着信仰的光辉与菩提的觉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灵鹫峰比作圣贤的居所,增强了其神圣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归宿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追求与敬仰,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清净、宁和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万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伟大。
- 灵鹫:象征智慧与灵性,是佛教信仰的高度。
- 钟磬音:象征宗教的宁静与和谐,唤起信仰的共鸣。
- 莲花:象征纯洁和觉悟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灵鹫”指代什么? A. 一种鸟
B. 佛教圣地
C. 一座山 -
“清净眷属千五百”中的“千五百”指的是什么? A. 信徒人数
B. 佛教经典
C. 动物种类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佛教的敬仰
C. 对人间的思考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王维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南山罗汉赞》的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庐山谣》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南山罗汉赞》则强调了宗教信仰的内涵与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