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涯一九节筇,老境五十六翁。
不堪上补黼黻,但可归教儿童。
白话文翻译
我在这漫长的生涯中,已经度过了九个年头,
如今已是五十六岁,渐渐进入老年。
不再适合去追求高雅的文采,
但我却可以回归,教导年轻的孩子们。
注释
- 生涯:生活、生存的经历。
- 一九节筇:指过了九个年头,意指经历了很长时间。
- 老境:老年的境地或状态。
- 五十六翁:指五十六岁的老人。
- 不堪:不能、无法。
- 黼黻:古代的文饰,象征高雅的文采。
- 归教儿童:回归到教育儿童的职责。
典故解析
- 黼黻:古代汉族服饰上的装饰,象征着文人墨客的理想与追求,代表高雅的文人生活。
- 节筇:古时用以行走的竹杖,象征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号山谷道人,南宋著名的词人及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弟子,深受其影响。他的诗词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中年时期,正值他思考人生与自我定位之时。面对年岁的增长,他感慨人生的无常,并意识到自己在文坛的追求已不再适合,转而关注教育下一代。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透露出深刻的哲思。开头两句通过时间的刻画,展示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老去。诗人在自我认知中,意识到追求文采的渴望已经不再适合自己的年纪,转而选择回归教育的本质,表现出一种对年轻一代的关怀。这种转变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放下,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重新审视。
在情感基调上,诗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释然。黄庭坚并未因为年老而感到沮丧,反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选择了教导儿童,这既显示了他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新理解。这首诗不仅是个人的感悟,更是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生涯一九节筇:强调了作者经历的时间,表达了岁月的沉淀。
- 老境五十六翁:感叹自己的年龄,进入老年的阶段。
- 不堪上补黼黻:自觉无法再追求高雅文采,透露出一种自谦。
- 但可归教儿童:选择了教育儿童,显示出对未来的希望和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生涯”和“老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黼黻”象征文人生活的理想状态。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教育责任的承担,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节筇:象征着人生的旅途,经历的艰辛。
- 黼黻:象征着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 儿童:象征着未来与希望,体现出对教育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庭坚在诗中提到自己几岁?
- A) 40
- B) 50
- C) 56
- D) 60
-
诗中“黼黻”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高雅的文才
- C) 年龄
- D) 自然
-
诗人对于教育儿童的态度是?
- A) 消极
- B) 中立
- C) 积极
- D) 不在乎
答案: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临安邸》(林升):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静夜思》(李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虽主题不同,但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黄庭坚《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与李白《将进酒》:前者反映了人生的成熟与对教育的关注,后者则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豪情与酒的畅饮,两者均在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鉴赏。
- 《黄庭坚研究》:对黄庭坚生平与作品的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