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携巨鲤换新粳,尚有鲦鯈得自烹。闻道烹鲜易烦碎,呼儿勿用苦为羹。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带着大鲤鱼去换取新米,还有些小鱼可以自己烹饪。听说烹饪新鲜的食材容易弄得一团糟,叫孩子们不要再为做羹而烦恼。
注释:
- 携:带着,携带。
- 巨鲤:大鲤鱼。
- 换:交换,交易。
- 新粳:新收割的优质稻米。
- 鲦鯈:指小鱼,通常是指一些可食用的小鱼。
- 烹:烹饪,做饭。
- 鲜:新鲜的。
- 烦碎:弄得一团糟,麻烦。
- 羹:汤,羹汤。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烹鲜易烦碎”可以理解为对烹饪新鲜食材的细致描写,强调了在烹饪过程中应注意的方法与技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丰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田园风光与渔家生活。
创作背景:
《渔父》创作于宋代的渔村,诗人通过描写渔父的生活,反映了当时渔民的朴实与对生活的热爱。该时期经济发展,农业和渔业兴盛,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渔父》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渔父的日常生活和对家常饮食的热爱。诗中“已携巨鲤换新粳”一语,既表现了渔父的劳动成果,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巨鲤的到来,意味着丰收和满足,而“尚有鲦鯈得自烹”则显示了渔夫的自给自足,生活的简单而富足。
“闻道烹鲜易烦碎”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烹饪艺术的思考。虽然新鲜的食材令人垂涎,但烹饪的过程却可能繁琐,容易让人感到烦恼。最后一句“呼儿勿用苦为羹”,则是对家人关怀的表现,流露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整首诗浑然天成,既有对美食的渴望,也有对生活的哲思,展现出渔父的智慧与平和。
诗词解析:
-
已携巨鲤换新粳:这句表达了渔父的劳动成果,展示了渔民通过辛勤劳动换取生活所需的场景,象征着丰收与满足。
-
尚有鲦鯈得自烹:这里强调了渔父的自给自足,表明他不仅有能力捕鱼,还能自己烹饪,体现了渔民的生活智慧。
-
闻道烹鲜易烦碎:诗人在此反映了烹饪的艺术,尽管新鲜的鱼令人期待,但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麻烦。
-
呼儿勿用苦为羹:展示了诗人对家庭成员的关怀与爱护,强调了做饭不应成为负担,表达了对生活轻松愉快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鲜的鱼与生活的美好相联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巨鲤”与“鲦鯈”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鱼类的特点。
- 排比: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渔父的生活为主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反映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家庭的关爱。诗中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对家庭生活的思考,传达了乐观和温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巨鲤:象征丰收与富饶,代表着渔父的辛勤与成果。
- 新粳:新米象征着希望与生活的美好。
- 鲦鯈:小鱼表示日常生活的点滴,体现了渔父的自给自足。
- 羹:代表家庭的温暖与团聚,强调了饮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已携巨鲤换新粳”中的“巨鲤”指什么? A. 大鲤鱼 B. 小鱼 C. 鲜肉
-
“呼儿勿用苦为羹”中,诗人希望孩子们做什么? A. 学习 B. 不要为做汤而烦恼 C. 去捕鱼
-
诗中表现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B. 朴素的田园生活 C. 奢华的宫廷生活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将《渔父》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好,但《渔父》更侧重于渔民的日常生活,而《山居秋暝》则强调了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