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
时间: 2025-01-04 10:10: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月一日
授衣念徂节,阖棺伤故人。
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
只道后期易,岂知无会因。
死生意不及,欲语鼻先辛。
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
寒暑更数十,应亦同埃尘。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九月的第一天,穿上衣服想起即将到来的节日,合上棺材感到对故人的伤感。往昔的朋友曾送我到水边,举杯共饮。只道后会容易,哪里知道再无机会相聚。生死之间的情意无从计较,想说的话却卡在了喉咙里。既然没有羡慕的门道,如何能像松竹那样坚韧?寒暑更替数十年,想来我们也如同尘埃般渺小。
注释:
字词注释:
- 授衣: 穿上衣服,这里指节日到来,意味着新的开始。
- 阖棺: 合上棺材,指送别故人,表现出对离世者的哀悼。
- 湍水: 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
- 死生意不及: 生死之间的情意无法计算,表达对生死的无奈与感慨。
- 松筠: 指松树与竹子,象征坚韧和高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故人”暗指已故的朋友,表现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
- “把酒湍水滨”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作乐场景,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而著称。梅尧臣的诗歌常常关注人生、自然和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九月一日,作者通过对节日的思考和对故人的追忆,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九月一日》通过简单的日常景象,深刻地反映了人对时间、友情与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授衣念徂节”引入节日的氛围,紧接着便转向对故人的伤感,展现出节日的喜庆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切,令人感受到节日的热闹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在描写与故人的饮酒场景时,诗人不仅回忆起欢乐的往昔,更对生死之间的无奈表示深刻的思考。诗中“只道后期易,岂知无会因”一句,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矛盾。这里的“死生意不及”,一方面表明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另一方面则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及对友情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场景描绘,梅尧臣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结合在一起,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授衣念徂节:穿上衣服,思念即将到来的节日,表现对节日的期待。
- 阖棺伤故人:合上棺材,感伤已故的朋友,寓意对逝去的怀念。
- 故人昔送我:回忆昔日故人送别的情景,表现朋友间的情谊。
- 把酒湍水滨:在水边举杯,共饮的快乐时光,反衬现在的孤独。
- 只道后期易:原以为重聚不难,反映出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 岂知无会因:却不知道再也无法相见,感叹命运无常。
- 死生意不及:生与死之间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体现生命的深刻。
- 欲语鼻先辛:想说的话却难以启齿,表达内心的痛苦。
- 既乏羡门术:没有羡慕的方式,感受到生活的无奈。
- 安得如松筠:渴望能如松竹般坚韧不拔,表达对生命的向往。
- 寒暑更数十:经历了寒暑数十年,强调时间的流逝。
- 应亦同埃尘:最终我们皆如尘埃,无论多少年,反映生命的渺小。
修辞手法:
- 对比:节日的欢庆与对故人的哀伤形成强烈对比。
- 比喻:将生命比作尘埃,强调生命的短暂与微不足道。
- 排比:通过“寒暑更数十”来强调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节日的期待与对故人离世的哀痛,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脆弱,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象征新生和节日的到来。
- 棺:象征死亡与失去。
- 酒:象征欢乐与友情。
- 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松筠:象征坚韧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授衣念徂节”是什么意思?
- A. 穿上衣服庆祝节日
- B. 忘记节日的到来
- C. 伤感故人
- D. 计划旅行
-
“阖棺伤故人”中的“阖棺”指的是什么?
- A. 开棺材
- B. 合上棺材
- C. 送别
- D. 祭奠
-
诗人通过“寒暑更数十”想表达什么?
- A. 时间的快速流逝
- B. 自己的孤独
- C. 对故人的怀念
- D. 生活的美好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刻且饱含无奈,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家庭与友情的珍视。
- 白居易的《琵琶行》则通过音乐场景展现了生活的苦乐,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