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帘薄幔对青灯,
鸜鹆喧喧自转更。
风雨渺漫人卧病,
地炉汤鼎更悲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人的孤独与沉重心情。透过稀疏的帘子,薄薄的幔子面对着青色的灯光,鸜鹆(即一种鸟)在周围喧闹着,时钟的指针在转动。风雨交加,外面一片渺茫,让人更加感到病痛的折磨;而炉子里炖汤的声音也显得更加凄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疏帘薄幔:疏落的帘子和薄薄的帷幕,形容环境的清冷和孤寂。
- 青灯:青色的灯,代表夜晚或昏暗的环境。
- 鸜鹆:一种鸟,象征孤独或喧闹的环境。
- 风雨渺漫:风雨模糊、渺小,形容外界的恶劣天气。
- 地炉汤鼎:地炉上煮的汤,鼎是一种古代烹饪器具,象征生活的琐碎和病中的无奈。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绘的意境与古代文人病中写诗的情景相符,常见于文人对生活无奈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字太虚,号淇水,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擅长表达个人情感。秦观的生平充满波折,曾因政治原因被贬,生活多有困顿,但仍然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病中》写于秦观身处病痛之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诗作反映了他对身心疲惫的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诗歌鉴赏:
《病中》展现了秦观在病中的孤独与思索,诗的开头“疏帘薄幔对青灯”,便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表现出病人对生命的敏感。青灯下,疏帘和薄幔更显得孤独,仿佛外界的喧嚣与自身的病痛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鸜鹆喧喧自转更”,鸟鸣和转动的时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病中人对时间的感知更加敏锐,但却又无能为力。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奈和孤独。
“风雨渺漫人卧病”一句,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不仅加强了环境的压抑感,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最后一句“地炉汤鼎更悲鸣”,则是对生活琐事的细致描写,汤鼎的声音似乎在为病痛的折磨而悲鸣,展现了生活的沉重与不易。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细腻,展现了病中人的脆弱与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帘薄幔对青灯:透过稀疏的帘子和薄薄的幔子,面对昏暗的青灯,环境显得冷清而孤独。
- 鸜鹆喧喧自转更:鸜鹆的叫声在空中回响,时钟的指针在转动,时间的流逝与病痛的无奈形成对比。
- 风雨渺漫人卧病:外面的风雨模糊而渺小,反映出诗人卧病在床的无力感与孤独。
- 地炉汤鼎更悲鸣:炊具的声音似乎在为病痛鸣叫,暗示生活的琐碎与病中人的沉重心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汤鼎更悲鸣”,将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疏帘薄幔”与“青灯”,“地炉汤鼎”与“悲鸣”,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病中人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悟。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疏帘薄幔:象征孤独与隔离。
- 青灯:代表昏暗的环境,暗示沉重的心情。
- 鸜鹆:象征孤独与寂寞。
- 风雨:代表外界的无情与内心的抑郁。
- 汤鼎:象征生活的琐碎与病痛的折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灯”所代表的意象是什么?
- A. 光明
- B. 孤独
- C. 温暖
-
“鸜鹆喧喧”中的“喧喧”用来形容什么?
- A. 鸟叫声
- B. 风声
- C. 雨声
-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
- A. 爱情
- B. 孤独与病痛
- C. 自然景象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秦观的《病中》更显沉重,李清照的作品则多表现出对失去的感慨与怀念。两者都表达了个人情感,但在风格上,秦观更注重描绘环境与心理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抒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秦观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