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9 19:56:09

沿溪探芳杜,香气袭我衣。

贪得不知厌,竟踏明月归。

空堂烧短烛,馀情付清徽。

曲罢发长叹,此意识者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沿溪探芳杜,香气袭我衣。
贪得不知厌,竟踏明月归。
空堂烧短烛,馀情付清徽。
曲罢发长叹,此意识者稀。

白话文翻译:

沿着溪水探寻芳香的杜鹃花,花香扑面而来。
我贪恋花香,不知满足,竟然在明月下归来。
空荡的堂屋里点着短烛,剩下的情绪化作清幽的徽音。
曲终人散,我不禁长叹,能理解这种情感的人实在太少了。

注释:

  1. :指杜鹃花,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美好的情感。
  2. 香气袭我衣:花香扑鼻,形象地描绘了香气的浓烈。
  3. 贪得不知厌:形容贪恋美好事物,无法满足。
  4. 明月归:在月光下归来,寓意着夜晚的美好和宁静。
  5. 空堂烧短烛:指空荡荡的房间里只点着短短的蜡烛,寓意孤寂和短暂。
  6. 清徽:指清脆的音乐或声音,寄托着余情。
  7. 长叹:表示感慨和无奈。
  8. 意识者稀:理解这种情感的人很少,表达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淮,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反映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在江阴的寓所,正值春天,诗人沉浸在自然的美丽中,感受到浓浓的情感与孤独,写下了这首作品。

诗歌鉴赏: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三》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在春日的夜晚,沿溪探寻杜鹃花的芳香,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温暖。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花香的扑面而来,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贪恋。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刻的珍惜与不舍。短短的烛光和清幽的音乐,象征着诗人在孤独中对美好情感的追忆与反思,增添了几分惆怅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感慨,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世间情感的思考。诗人在夜色中长叹,发出对理解他情感的人稀少的感慨,暗示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隔阂。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出诗人沿溪而行,享受花香的情景,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第二联转向自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尽追求和不知满足。
    • 第三联则表现出一种孤独感,空荡的堂屋和短烛象征着诗人的孤寂。
    • 第四联则是诗人对情感的长叹,反映出对理解者的渴望。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香与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花香似乎有生命,能够主动“袭人”。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情感的孤独感,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感叹理解和共鸣的稀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生命与流动。
  • 杜鹃花:代表春天与美好的情感。
  • 明月:象征宁静与思考。
  • 短烛:象征孤独与短暂的生命。
  • 清徽:代表优美的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香气袭我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厌倦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人际关系的失望
    • 答案:B
  2. “空堂烧短烛”中的“短烛”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和短暂
    • C. 情感的丰富
    • 答案:B
  3. 诗人最后一联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徐淮的《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三》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豪放。两者都在表达孤独情感,但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了解徐淮及其时代背景的书籍。
  • 《古诗词鉴赏》 - 提供对古典诗词的分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