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渡桥西望似江乡,
隔岸楼台罨画妆。
十顷玻瓈秋影碧,
照人骑马入宫墙。
白话文翻译:
向西望去,渡过桥梁,就像是在江南的乡村;
隔着河岸,高楼大厦如同精美的画作般装饰着。
十顷的湖面上,秋天的影子映照得碧绿而清澈;
映照着人骑马走入宫墙之中。
注释:
- 渡桥:指过桥,桥的形象常被用来象征沟通和连接。
- 江乡:江南水乡的意象,象征着宁静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 罨画妆:形容楼台的装饰如同画作一般精美。
- 玻瓈:指清澈的湖面,古代对水的比喻。
- 秋影碧:秋天的影子,暗示着深秋的宁静。
- 骑马入宫墙:描绘了一种权贵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或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本,元代诗人,其作品风格独特,常常在诗中融入丰富的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常描绘江南的美景。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代,时代背景下,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渡桥西望似江乡”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水乡景象,桥梁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而“江乡”则唤起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向往与憧憬。
接着“隔岸楼台罨画妆”,诗人用“罨画妆”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楼台的精美,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再者,“十顷玻瓈秋影碧”一句,诗人以湖面与秋天的影子为意象,表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清澈,象征着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照人骑马入宫墙”,则引入了一种人文气息,骑马入宫的形象,既可以理解为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也可以看作对人世繁华的反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折射出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渡桥西望似江乡:诗人站在桥上,向西远望,眼前的景色让他联想到江南水乡,表达对江南的向往。
- 隔岸楼台罨画妆:隔着河岸的楼台如同被装饰的画作,体现出江南的繁华与美丽。
- 十顷玻瓈秋影碧:描绘了湖面如玻璃般清澈,映照着秋天的影子,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秋日氛围。
- 照人骑马入宫墙:最后一句则用骑马进宫的形象,暗示了人世间的权力与奢华,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玻瓈”,增强了水的清澈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场景交织,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美丽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引发对权力与人世繁华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桥:象征着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与希望。
- 江乡:代表着宁静、美丽的自然环境,具有文化与情感的双重内涵。
- 楼台: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建设与繁荣。
- 湖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澈的思想。
- 宫墙:代表着人世间的权力与地位,暗示对繁华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渡桥西望似江乡”中的“江乡”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江南
C. 西部
D. 南方 -
“十顷玻瓈”中的“玻瓈”指的是什么?
A. 玻璃
B. 清澈的湖面
C. 画作
D. 风景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人在田野间
B. 骑马入宫
C. 观赏风景
D. 渔夫捕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宋本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禅意和内心的宁静,而宋本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