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五首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2:00:21

满地落花初过雨,一声啼鸟已春归。

午窗梦觉情怀恶,风絮欺人故著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地落花初过雨,一声啼鸟已春归。
午窗梦觉情怀恶,风絮欺人故著衣。

白话文翻译

满地的花瓣在雨后洒落,一声鸟鸣已然告诉我春天回归。
午后的窗边,我梦醒时分,心情却异常恶劣,
春风中的柳絮让人感到寒冷,所以我不得不再穿上衣服。

注释

  • 满地落花:形容花瓣散落满地,描绘春天的景象。
  • 初过雨:刚刚下过雨,强调花瓣散落后的湿润环境。
  • 啼鸟:叫声,指春天的鸟儿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 午窗梦觉:指在午后的窗边醒来,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 情怀恶:心情不好,情感低落。
  • 风絮:春风中飘舞的柳絮,象征春天的气息,但此时却让人感到冷。
  • 故著衣:因此又穿上衣服,表现出春寒料峭的感觉。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某个典故,但“落花”、“啼鸟”等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约1155),字少君,号梦窗,宋代女诗人。她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是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她的诗歌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展现了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思考。可能是在经历了一段感情的波折后,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朱淑真的《春归五首》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诗的开头“满地落花初过雨”便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伤感的画面,春雨过后,花瓣洒落,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而“一声啼鸟已春归”则在此时打破了沉寂,鸟鸣声中蕴含着春天的到来,唤醒了诗人的思绪。

午后的时光,窗外的风景如梦似幻,诗人梦醒之时,却感到一种“情怀恶”的失落,反映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对春天的渴望。最后一句“风絮欺人故著衣”则是对春寒的描写,柳絮在风中飘扬,似乎在嘲弄诗人未能完全享受春天的美好,反而让她感到一丝寒意。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情感层次丰富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地落花初过雨:描绘春雨后,花瓣散落一地,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显凄凉的春景。
  2. 一声啼鸟已春归:鸟儿的鸣叫声唤醒了春天,暗示着生命的回归。
  3. 午窗梦觉情怀恶:在午后的窗边醒来,内心却感到不快,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苦闷。
  4. 风絮欺人故著衣:风中的柳絮让人感到寒冷,因此不得不再穿衣,这里体现了与春天的矛盾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和鸟鸣作为春天的象征,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情景。
  • 拟人:柳絮“欺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情感的反思,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体现了细腻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落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啼鸟:象征着春天的回归与生命的活力。
  • 午窗: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风絮: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但同时也带来一丝寒意,反映内心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淑真
    C. 杜甫

  2. “满地落花初过雨”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秋天的景色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3. 诗中提到的“风絮”主要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气息
    C. 雨后的湿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朱淑真 vs. 李清照:两位女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有独特的细腻风格,但朱淑真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常通过个人情感的波动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朱淑真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