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上感怀》

时间: 2025-01-14 07:49:14

七年三过白苹洲,长与诸豪载酒游。

旧事欲寻无处问,雨荷风蓼不胜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霅上感怀
七年三过白苹洲,
长与诸豪载酒游。
旧事欲寻无处问,
雨荷风蓼不胜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七年来我三次经过白苹洲,常常与朋友们一起饮酒游玩。如今想要追寻那段旧时的故事,却无处可问;只见雨中的荷花和风中的蓼草,无法抵挡秋天的凄凉。

注释:

  • 白苹洲:地名,可能是指水边的一块小洲,景色优美。
  • 诸豪:指众多豪杰或朋友。
  • 载酒游:带着酒去游玩,形容欢快的氛围。
  • 旧事:指往日的事情和回忆。
  • 雨荷风蓼:描绘了自然景象,荷花在雨中,蓼草在风中,表现出秋天的萧瑟。

典故解析:

白苹洲或许与历史上某个著名的游玩胜地有关,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聚会的怀念。诗中提到的“雨荷风蓼”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北宋著名词人,山水田园诗风格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著称,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历白苹洲时,带有对友人和往日欢乐时光的追忆,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诗歌鉴赏:

《霅上感怀》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的深刻怀念。首句“七年三过白苹洲”,以时间和地点的交替引入,隐含了岁月的流逝与变化。接下来的“长与诸豪载酒游”让人感受到那种欢快而又热烈的聚会场景,友人间的情谊在此时刻显得格外珍贵。

然而,诗的基调在“旧事欲寻无处问”中骤然转变,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之感。旧日的欢声笑语已成为往事,无法再现。最后一句“雨荷风蓼不胜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体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与前面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读来令人感同身受,是秦观情感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七年三过白苹洲”:表明诗人在过去七年里曾三次经过白苹洲,暗示了与此地的深厚渊源。
    • “长与诸豪载酒游”:回忆与豪杰朋友一起饮酒作乐的场景,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 “旧事欲寻无处问”:表达了对往日故事的追问与无奈,体现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遗憾。
    • “雨荷风蓼不胜秋”:借助自然景色传达秋天的凄凉,与前面的欢乐形成对比,渗透出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欢乐与孤独,往日与现在,形成鲜明的对照。
    • 意象:荷花与蓼草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怀旧的情感,反映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意象分析:

  • 白苹洲:象征着诗人曾经的欢乐与美好回忆。
  • 雨荷:象征着凄凉与孤独,雨中荷花的脆弱暗示了失去。
  • 风蓼:与秋天的萧瑟相呼应,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不再的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白苹洲”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地名
    • C. 一种酒
  2. 诗中“旧事欲寻无处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无奈与失落
    • C. 愤怒
  3. “雨荷风蓼不胜秋”的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与孤独
    •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秋天的感慨与怀旧。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反映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秦观《霅上感怀》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秦观更侧重于友谊的怀念,而李清照则更多体现了个人情感的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秦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