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心 自题纫秋小照》

时间: 2025-01-04 07:39:22

露满高梧,秋光容与。

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

谢姮娥,早付天香,婆娑深护。

别有幽馨盈掬。

系情湘浦。

掩映处、几叠屏山,消受得、芳华如许。

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两同心 自题纫秋小照
作者: 钱孟钿 〔清代〕

露满高梧,秋光容与。
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
谢姮娥,早付天香,婆娑深护。
别有幽馨盈掬。
系情湘浦。
掩映处几叠屏山,消受得芳华如许。
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

白话文翻译:

露水洒满了高大的梧桐树,秋天的光辉映照着她的容颜。
我在栏杆前伫立,谁在炫耀自己的腰肢?展动的芭蕉像是在分开她的眉妩。
谢了嫦娥,早已将芬芳的香气赠予天空,婆娑的舞姿在深处守护着。
这里别有一番幽香盈满掌心。
情思系于湘江之畔。
在那掩映之处,几叠屏山,怎能承受这般的芳华?
你看那风中的落叶含着红丹,月下的波光流淌着素色。

注释: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象征秋天的意境。
  • 阑干:栏杆,指站立的地方。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柔美的女子。
  • 谢姮娥: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子,象征美丽与高洁。
  • 婆娑:舞姿轻盈的样子。
  • 湘浦:湘江的岸边,代表着思念的地方。
  • 屏山:指山的形态,象征自然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孟钿(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优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季,作者借秋天的景色,抒发对美好事物的感悟与思念之情,展现了对爱情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两同心 自题纫秋小照》是一首典雅的秋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思念。诗的开篇“露满高梧,秋光容与”,展现了秋天的清晨,露珠点缀在梧桐树上,光线柔和,给人一种安静而美好的感觉。这种自然的美与作者内心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新与惆怅的情绪。

诗中“伫阑干谁逞腰肢,展芭蕉欲分眉妩”,以栏杆和芭蕉象征女子的优雅与妩媚,展现了对爱人的深情仰慕。同时,嫦娥的意象引入了爱情的神秘与纯净,仿佛在诉说一种绝美而又遥远的爱情。

诗的最后几句,提到“风叶含丹,月波流素”,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期盼与对生活的感悟,使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深度,又有自然的美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满高梧,秋光容与:清晨的露水洒满高大的梧桐树,映照着秋天的光辉,象征着自然的美。
  • 伫阑干谁逞腰肢:站在栏杆前,谁在炫耀自己的身姿,引出对美的欣赏与嫉妒。
  • 展芭蕉欲分眉妩:芭蕉绽放的姿态,仿佛在分开她的眉妩,形象生动。
  • 谢姮娥,早付天香:感谢嫦娥,早已将香气送往天空,象征着爱情的纯洁。
  • 别有幽馨盈掬:这里有一种独特的幽香,似乎可以用手捧起,传达出浓郁的情感。
  • 系情湘浦:情思系于湘江之边,表达思念之情。
  • 掩映处几叠屏山:在那掩映的地方,几叠屏山,暗示了自然的美。
  • 消受得芳华如许:能够承受如此美好的时光,感叹岁月的流逝。
  • 君看取,风叶含丹,月波流素:请你看看,那风中的落叶和水中的月光,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叶含丹”将落叶比作红色,形象生动。
  • 拟人:如“婆娑深护”,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和结构上都表现出对称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与对爱情的思念,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完美结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晨的露水,象征清新与纯洁。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代表坚韧与高贵。
  • 芭蕉:象征柔美与妩媚。
  • 嫦娥:代表美丽与梦想。
  • 湘浦:思念的寄托之地,带有乡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梧”意指什么? A. 高大的梧桐树
    B. 高山
    C. 高楼

  2. “谢姮娥,早付天香”中的“姮娥”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A. 西游记中的人物
    B. 嫦娥
    C. 王母娘娘

  3. “风叶含丹”中的“丹”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白色
    B. 红色
    C. 绿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钱孟钿的《两同心》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结合,但李白更显豪放,而钱孟钿则显得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