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程天游叙旧》

时间: 2025-01-17 10:04:18

太学齑盐怆语离,半周甲子定何之。

霜空过雁我宴坐,云路看鸿君赋诗。

鄙吝政忧陈仲举,谈谐喜值庾元规。

东邻更有程居士,鼎足论文妙一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程天游叙旧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太学齑盐怆语离,
半周甲子定何之。
霜空过雁我宴坐,
云路看鸿君赋诗。
鄙吝政忧陈仲举,
谈谐喜值庾元规。
东邻更有程居士,
鼎足论文妙一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感情和交流。诗人感伤于太学的生活,像齑盐一样令人怅惘,时光已过去了半个甲子,不知何去何从。在霜冷的天空下,过雁飞过时,自己却独自一人坐在宴席上;望着云路,看到鸿雁,想起朋友赋诗的情景。自己对政治的鄙薄和忧虑,就像陈仲举那样,闲谈中也能感受到庾元规的欢喜。东邻的程居士更是才华横溢,三人齐聚,谈论学问,真是妙不可言。

注释:

  •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专门培养官员。
  • 齑盐:比喻简单的食物,表达生活的困苦。
  • 甲子:六十年为一个甲子,指时间的流逝。
  • 霜空:霜冷的天空,暗示时节的寒冷。
  • 鸿:大雁,象征远行的朋友。
  • 陈仲举:陈蕃,古代名士,以清白著称。
  • 庾元规:庾信,著名诗人,代表才华横溢。
  • 鼎足:形容三人或三方势力平分天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诗歌见长,善于描写人情和时事,常通过寓言和典故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与旧友重聚之时,诗人借此表达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和时事的感伤与思考。

诗歌鉴赏:

《次韵程天游叙旧》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的开头以“太学齑盐怆语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太学生活的怀念与无奈,反映出一种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伤。接下来的“半周甲子定何之”,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似乎在问自己该何去何从。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在霜空之下,孤独地坐在宴席上的景象,心中却思念着远方的友人,这种情感的交织表现出对友人赋诗的羡慕与向往。诗中提到的“鄙吝政忧陈仲举”,显示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和自身的无力感,而“谈谐喜值庾元规”则展现了与友人间的欢愉与共鸣。

最后,诗人提到东邻的程居士,表现出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与珍惜,整体传达出一种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政治无奈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学齑盐怆语离:太学的生活虽简单却令人怅惘,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
  2. 半周甲子定何之:时光已过六十年,感慨未来的迷茫。
  3. 霜空过雁我宴坐:在寒冷的天空下,看着飞过的雁,自己却孤单地坐在宴席。
  4. 云路看鸿君赋诗:想起朋友在云路之上赋诗的情景,心中浮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5. 鄙吝政忧陈仲举:对政治的鄙薄与忧虑,表明诗人的无奈。
  6. 谈谐喜值庾元规:在闲谈中,感受到庾元规的快乐,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7. 东邻更有程居士:提及邻居程居士,表现出对朋友的赞美与欣赏。
  8. 鼎足论文妙一时:三人相聚,讨论学问,形成良好的氛围,展现出诗人的乐观和对知识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齑盐”比喻简单的生活,体现生活的困苦。
  • 对仗:如“鄙吝政忧”与“谈谐喜值”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雁、鸿等自然意象与人事情感相结合,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反映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政治的失望,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情感基调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学:象征知识与人文精神。
  • 霜空:暗示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鸿雁:象征友谊与思念。
  • 鼎足:象征三人齐聚,友谊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太学”指的是: A. 最高学府
    B. 普通学校
    C. 私塾
    答案:A

  2. “云路”在诗中象征: A. 旅行
    B. 朋友间的交流
    C. 诗歌创作
    答案:B

  3. 诗人对政治的态度是: A. 积极参与
    B. 鄙薄与忧虑
    C.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葛立方的《次韵程天游叙旧》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白的诗则更多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出唐宋诗歌在主题与风格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基础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