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采桑子
作者: 顾随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如今拈得新词句,不要无聊。
不要牢骚。不要伤春泪似潮。
心苗尚有根芽在,心血频浇。
心火频烧。万朵红莲未是娇。
白话文翻译:
如今我能写出新词句,不要感到无聊;
不要发牢骚,也不要像春天的泪水那样汹涌。
心中的种子仍然有根有芽,心血不断地浇灌;
心中的火焰时常燃烧,万朵红莲并不是娇艳的花朵。
注释:
- 拈得:指拿到、得到。
- 无聊:感到无趣、空虚。
- 牢骚:指不满或抱怨的言辞。
- 伤春泪似潮:形容对春天的伤感,眼泪如潮水般汹涌。
- 心苗:心中所种的希望或志向。
- 心血:比喻努力、心思。
- 心火:内心的激情和动力。
- 红莲:象征美好与希望。
典故解析:
“伤春”常见于古诗中,指对春天的感伤,代表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流逝的无奈。诗中提到的“红莲”意象,常被视为美好、纯洁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随(1898-1988),近代诗人,曾参与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对现代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时代变革之际,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交织。诗人希望通过新词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借此激励自己和他人。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开篇以“如今拈得新词句”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创作的热情与探索,显示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接下来的“不要无聊”“不要牢骚”则体现了诗人对消极情绪的拒绝,表达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心苗尚有根芽在,心血频浇”是诗中最动人的部分,诗人通过植物的生长来隐喻自己内心的希望与追求。这不仅是对生命力的歌颂,也传达出一种不懈追求的信念。最后一句“万朵红莲未是娇”则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尽管生活的美好可能隐藏在表象之下,但只要心中有火,便会迸发出绚丽的光彩。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分体现了顾随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如今拈得新词句”表达了诗人对创新的渴望。
- “不要无聊。不要牢骚”强调了诗人对消极情绪的排斥。
- “心苗尚有根芽在”暗示希望与潜力的存在。
- “心血频浇”表示为了理想不断付出努力。
- “心火频烧”象征着内心的激情。
- “万朵红莲未是娇”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心苗”“心火”)和对仗(“不要无聊。不要牢骚”)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积极向上,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传达出一种不怕困境、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红莲:象征美丽与纯洁,代表希望和追求。
- 心火:象征内心的热情与动力。
- 心苗:代表希望与潜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心苗”指的是什么?
- A. 心中的希望
- B. 植物的种子
- C. 不满的情绪
- D. 对生活的抱怨
-
诗人对“无聊”和“牢骚”的态度是?
- A. 接受
- B. 排斥
- C. 理解
- D. 忽略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
- 《春望》(杜甫):对春天的感伤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采桑子》都有对春天的描写,但《春望》更多的是忧伤与失落,而《采桑子》则是希望与昂扬的情绪,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精选》
- 《顾随文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