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采桑子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浮生已分成辜负,断简零篇。锦瑟湘弦。留得些些更可怜。人间无复埋愁地,紫玉成烟。好梦疑仙。知是良缘与恶缘。
白话文翻译:
人生已经在辜负中度过,留下的是一些残缺的篇章。美好的琴瑟和湘江的弦音,留给我的是些许的可怜。人世间再也没有可以埋藏忧愁的地方,紫玉在空中化为烟雾。好梦让我疑惑如仙,明白这其中有良缘与恶缘。
注释:
- 浮生:指生活,尤其是短暂而易逝的生活。
- 辜负:指对人生、感情等的辜负。
- 断简零篇:指残缺不全的诗篇或文章。
- 锦瑟:一种古琴,象征美好、惆怅的情感。
- 湘弦:指湘江的琴声,寓意美好而忧伤的音乐。
- 紫玉成烟:比喻美好的事物在烟雾中消逝。
- 良缘与恶缘:指美好的缘分与不幸的缘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忧愁与人情的复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常常感叹人生的无常与感情的复杂,表达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通过对浮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开头的“浮生已分成辜负”便道出了对人生短暂的深刻体悟,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接下来的“断简零篇”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的追忆,那些残缺的回忆如同破碎的文字,记录着一段段未竟的情感。
“锦瑟湘弦”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美丽而忧伤的音乐,而“留得些些更可怜”更加强调了这种美丽背后的脆弱与无奈。人间的忧愁已无处可藏,正如“紫玉成烟”,美好的事物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消散。
最后两句“好梦疑仙。知是良缘与恶缘。”反映了诗人对缘分的思考,既有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也有对现实中复杂情感的无奈。整首诗流露出的情感沉重而细腻,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沉思,也是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浮生已分成辜负:人生在世,已然辜负了许多理想。
- 断简零篇:只留下了残缺的记忆。
- 锦瑟湘弦:美好的音律,象征着失落的情感。
- 留得些些更可怜:所留之物虽美,却更加令人怜惜。
- 人间无复埋愁地:已无处可藏忧愁。
- 紫玉成烟:美好事物如烟般消逝。
- 好梦疑仙:美梦令我如同置身仙境。
- 知是良缘与恶缘:明白这其中有美好与苦涩的缘分。
修辞手法:
- 对比:将美好与忧伤进行对比,突出情感的复杂性。
- 比喻:如“紫玉成烟”形象地表达美好的事物消逝的无奈。
- 拟人:将梦境拟人化,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情感复杂的深刻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与失落的纠结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生: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锦瑟:代表美好而忧伤的情感。
- 紫玉:象征珍贵而易逝的事物。
- 仙梦:暗示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浮生已分成辜负”的意思是?
- A. 人生很美好
- B. 人生充满辜负
- C. 人生不值得珍惜
- D. 人生很长
-
“紫玉成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美好的事物永存
- B. 美好的事物消逝
- C. 生活的平淡
- D. 追求的希望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无奈,二者都体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细腻与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