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眉》

时间: 2025-01-07 22:05:56

修蛾帖帖生疏翠,鸾镜回翔。

兰烛明光。

不为承恩试晚妆。

绿波照影怜溪水,细柳春藏。

额印微黄。

恨与遥山细细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修蛾帖帖生疏翠,鸾镜回翔。兰烛明光。不为承恩试晚妆。绿波照影怜溪水,细柳春藏。额印微黄。恨与遥山细细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妆容和情感。她的眉毛修长且细致,宛如翠鸟的羽毛;那面镜子在光影中闪烁,似乎在与她的倩影相互辉映。她点燃兰烛,明亮的烛光照亮了她的容颜,却并不是为了承受爱情的恩宠而故作妆饰。绿波映照着她的身影,正如那怜惜的溪水,细长的柳条在春日里悄然隐藏着她的忧愁。她的额头上留有淡淡的黄印,似乎在诉说着她对远山的思念与长恨。

注释

  • 修蛾:形容眉毛如蛾翅般修长。
  • 帖帖:形容细腻而整齐。
  • 鸾镜:指一种镜子,鸾鸟象征美丽和高贵。
  • 兰烛:兰花形状的烛光,暗指温柔的光亮。
  • 微黄:指额头上的细微痕迹,可能暗示年华的流逝。
  • 细细长:表现出感情的绵延与无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柔美与内心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采桑子 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妆容与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与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 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妆容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丽与爱情的深刻理解。开篇以“修蛾帖帖生疏翠”引出女子的眉毛,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她的外在美,也暗含了对青春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接下来,“鸾镜回翔”中的镜子象征着自我认知与反思,显示出女子在面对自身美丽时的复杂心绪。

诗中提到的“兰烛明光”则是温暖与柔和的象征,而“绿波照影怜溪水”则以自然景物勾勒出女子的内心世界,流露出柔情与忧郁。最后两句“额印微黄,恨与遥山细细长”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将女子的美丽与内心的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令人倍感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修蛾帖帖生疏翠:描绘女子的眉毛修长而精致,宛如翠鸟的羽毛,强调了她的美丽。
  2. 鸾镜回翔:反映出镜子中的倒影与她自身的美丽相互辉映,表现出一种自我欣赏。
  3. 兰烛明光:烛光照亮了她的妆容,象征温柔与柔情。
  4. 不为承恩试晚妆:她并非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打扮,而是出于自我欣赏。
  5. 绿波照影怜溪水:自然界的美景与她的身影交相辉映,显示出一种宁静的美。
  6. 细柳春藏:描绘春天的柳树,暗示着隐藏的情感。
  7. 额印微黄:指额头的细微痕迹,暗示岁月的流逝。
  8. 恨与遥山细细长:表现出对远方山峦的思念与无尽的恨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眉毛比作蛾翅,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绿波照影怜溪水”。
  • 对仗:如“恨与遥山细细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妆容与情感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无奈,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与自我之间的思考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与脆弱。
  • 鸾镜:象征自我认知与反思。
  • 兰烛:象征温暖与柔情。
  • 细柳:象征春天与柔软的情感。
  • 遥山:象征思念与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修蛾帖帖”形容的是谁的什么?

    • A. 眉毛
    • B. 眼睛
    • C. 唇彩
    • D. 发型
  2. “兰烛明光”中的“兰烛”象征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温暖与柔情
    • C. 忧伤与思念
    • D. 青春的流逝
  3. 诗中提到的“细柳春藏”暗示什么?

    • A. 生活的繁华
    • B. 内心的忧愁
    • C. 爱情的甜美
    • D. 友谊的长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 晏殊的《浣溪沙》

诗词对比

  • 李清照蒋春霖的作品都以女性情感为主线,但李清照的作品多表现对爱情的失落感,而蒋春霖则更侧重于对美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深挖。
  • 温庭筠的作品在意象上更为华美,而蒋春霖则更注重情感的真实与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曲与女性情感》

通过对《采桑子 眉》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人的情感表达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