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天穿节和朱刑掾二首)》
时间: 2025-01-19 20:14: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天穿节和朱刑掾二首)
作者:葛胜仲〔宋代〕
望云门外。油壁如流水。空巷逐朱幡,步春风香河七里。
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霭,度飞桥,影在清漪里。
秦头楚尾。千古风流地。试问汉江边,有解珮行云旧事。
主人是客,一笑强颁春,烧灯后,赏花前,遥忆年年醉。
白话文翻译
在云门外远望,油亮的车子像流水般滑过。空荡的街巷里追逐着红色的幡旗,走在春风中,香气扑鼻,河流蜿蜒七里。
美丽的容颜和华丽的服饰,走在石径上似乎更显得适合男儿,穿行在翠绿的雾霭中,跨越飞桥,影子映在清澈的水面上。
这里是秦地,那里是楚地,千古风流之地。试问汉江边,是否还能听到解佩的行云旧事?
主人如今是客,轻轻一笑,春意盎然,点亮了灯,赏花之前,遥想往年醉酒的情景。
注释
- 油壁:指的是华丽的车子。
- 朱幡:红色的旗帜,象征着节日的热闹。
- 宜男:指适合男儿的特质。
- 清漪:清澈的水波。
- 解珮:解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器,象征着美好和旧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穿节,反映了节日的欢庆气氛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描绘的场景生动,充满春天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蓦山溪》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节日的欢愉,诗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以“望云门外”开篇,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随着“油壁如流水”的描写,读者仿佛可以看到车马如流,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接着,“空巷逐朱幡”将我们带入了街巷,红旗飘扬,春风拂面,满是生机。
在诗的意象构建中,葛胜仲将美丽的容颜与华丽的服饰相结合,展现了节日的盛装与欢乐。而“穿翠霭,度飞桥”则描绘了春日里人们在自然中畅游的情景,流动的水波和飘动的影子,增添了诗的灵动感。
最后,诗人在回顾往昔时,抒发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怀念。通过“主人是客”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欢快的外表下,潜藏着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望云门外:抬头远望,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油壁如流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热闹的场面。
- 空巷逐朱幡:空荡的街道上,红色的旗帜随风飘扬。
- 步春风香河七里:在春风中漫步,沿着香气四溢的河流行走。
- 冶容炫服:美丽的外表与华丽的服装相映成趣。
- 穿翠霭,度飞桥:穿越在朦胧的雾霭中,跨过飞桥。
- 千古风流地:这里是历史悠久的风流之地。
- 试问汉江边:询问汉江旁是否仍能听到往日的故事。
- 一笑强颁春:轻轻一笑,春意融融。
- 遥忆年年醉:遥想往年,生活的美好与欢乐。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意象生动。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欢庆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门:象征着自然与季节的更替。
- 朱幡:节日的象征,体现热闹气氛。
- 清漪:自然之美的体现,象征着流动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天穿节
D. 端午节 -
诗中“空巷逐朱幡”中的“朱幡”指的是什么?
A. 旗帜
B. 花朵
C. 人物
D. 车辆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甜蜜
C. 怀旧与欢愉
D. 忧伤
答案
- C. 天穿节
- A. 旗帜
- C. 怀旧与欢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此诗相似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但《春江花月夜》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而《蓦山溪》则更注重于节日的热闹与人际关系的回忆。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葛胜仲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