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
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
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
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
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白话文翻译:
我回到南江的水边,清澈见底的水面上泛着磷光。
来到开阔的地方,随意洗去心中滞留的情感。
岸边的树木似乎在远处等待,江边的鸥鸟近在咫尺仿佛在欢迎我。
船上的旅途别有一番趣味,尤其是我还有机会洗净我的衣缨。
注释:
- 磷磷: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 滞留情:指心中积存的情感。
- 浦树:岸边的树木。
- 江鸥:江边的海鸥。
- 津途:船上的旅途。
- 濯吾缨:洗净我的衣缨,象征清洗积压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张九龄回到南江的途中,表达了他在江上所感受到的清新气息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张九龄的《自豫章南还江上作》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归去南江水”引入,水的清澈和波光粼粼立刻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我们也回到了那清澈的江水边。接下来的“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则展现了诗人希望在辽阔的江面上洗净心中烦扰的情感,表达了对心灵自由的渴望。
在后两句中,浦树和江鸥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亲切与融洽,树木的遥远和鸥鸟的近似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最后一句“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则将诗意推向高潮,表达了在旅途中的乐趣和自我反省的意义,整个诗篇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去南江水”:诗人回到南江边,点明地点。
- “磷磷见底清”:描绘江水清澈透明,波光粼粼。
- “转逢空阔处”:来到开阔的地方,心情开朗。
- “聊洗滞留情”:希望洗去心中积郁的情感。
- “浦树遥如待”:岸边的树木远远地好像在等待他。
- “江鸥近若迎”:江边的海鸥好像在热情欢迎他。
- “津途别有趣”:旅途中的乐趣并非单一。
- “况乃濯吾缨”:特别是还有机会去洗净衣缨,象征内心的净化。
修辞手法:诗中用到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水面“磷磷”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光影的变化,树木和鸥鸟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物似乎拥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亲切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江水、树木和海鸥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和内心舒畅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淡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清澈与宁静。
- 浦树: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等待。
- 江鸥:象征自由和归属感。
- 衣缨:象征个体的身份与外在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磷磷”意指什么?
- A. 清澈见底
- B. 波光粼粼
- C. 空旷无云
-
诗人希望在“空阔处”做什么?
- A. 休息
- B. 洗去心中烦恼
- C. 钓鱼
-
“浦树遥如待”中,树木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等待
- B. 愤怒
- C. 悲伤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宁静和孤独的氛围,而张九龄则在自然中寻找情感的释放和内心的宁静。两首诗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