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晚霁登王六东阁
原文展示: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
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
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白话文翻译:
我试着登上江楼远望,刚刚经历了一场山雨,现在天空放晴。
青色的山峦与天空连成一片,傍晚的白云开始浮现。
那美景令人神往,空旷而萧条的感觉让我体会到远方的情思。
情感的涌动无法尽诉,日暮时分,水流显得格外清澈。
注释:
字词注释:
- “试上”:试着去登上。
- “江楼”:江边的楼阁。
- “初逢”:刚刚经历。
- “山雨”:山上的雨。
- “青嶂”:青色的山峦。
- “向晚”:傍晚时分。
- “殊观”:独特的景色。
- “萧条”:空旷而孤寂。
- “情来不可极”:情感来时无法尽情表达。
- “日暮”:日落之时。
- “水流清”:水流在日暮时显得清澈透明。
典故解析:
- “江楼”常常指代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所,象征着诗人追求理想与远方的心境。
- “山雨”是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变化的天气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仲明,号少山,唐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他以才华出众、品德高尚著称,曾任宰相,对唐代政治和文化发展有重要贡献。张九龄的诗歌风格清新典雅,常表现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
创作背景:
《晚霁登王六东阁》创作于唐代,正值张九龄的政治生涯中期。此时,他正面临政治压力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反映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晚霁登王六东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首先通过“试上江楼望”开启了全诗的视角,表达了他对远方的向往与探索的精神。接着,诗中描绘了一场山雨后的晴朗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幻与美丽,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句子展现了山与天的和谐统一,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壮丽的画卷之中。而“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则转向了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自然景色引发的情感波动,表现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里的“萧条”一词,既表达了对孤独感的感受,也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幽深。
最后两句“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则将诗人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深邃。诗人在日暮时分,水流清澈,情感却难以尽诉,体现了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命理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张九龄高超的艺术才华与独特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试上江楼望”:尝试登上江边的楼阁,意图眺望远方的景象。
- “初逢山雨晴”:刚好经历了一场山雨,天色转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连空青嶂合”:青色的山峦与天空融为一体,呈现出壮丽的景象。
- “向晚白云生”:傍晚时分,白云开始出现,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
- “彼美要殊观”:那美丽的景象令人向往,产生独特的观感。
- “萧条见远情”:空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远方的情感,心中生出惆怅。
- “情来不可极”:情感的涌动无法尽情表达,像是有无尽的思绪。
- “日暮水流清”:日落时分,水流显得格外清澈,象征着宁静与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融合,例如“日暮水流清”比喻内心的宁静。
- 拟人:通过“情来不可极”赋予情感以生命,表现其不可控的特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与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对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折射出对时光流逝与情感深邃的理解,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哲理思考与美感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楼:象征追寻与探索,代表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
- 山雨:变化的天气,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 青嶂: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壮丽,给予人以希望与力量。
- 白云:象征自由与宁静,增添了诗的层次与深度。
- 水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清澈,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试上江楼望”意指什么?
A. 尝试写诗
B. 尝试登高望远
C. 尝试画画
D. 尝试游泳 -
诗中“日暮水流清”反映了怎样的情感状态?
A. 激动
B. 失落
C. 宁静
D. 愤怒 -
“连空青嶂合”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繁华
B. 空旷
C. 宁静
D. 破碎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通过高楼远眺,表达了壮志凌云的豪情;而张九龄的《晚霁登王六东阁》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两者虽同为登高望远之作,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九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