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伤世
作者: 吕渭老〔宋代〕
尘断征车杳,云低毳帐深。
古今那有此,天地亦何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凉的景象:尘土飞扬,征车遥远,云层低垂,帐篷深沉。古往今来,有谁能体会到这种情感?天地之间又何曾有过关心?
注释:
- 尘断:尘土飞扬,形容征车的行踪难以辨认。
- 征车杳:征途的车子已经不可见,杳是遥远的意思。
- 云低:云层低沉,给人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
- 毳帐:毳帐指用毛毡或毛织物制成的帐篷,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 古今那有此:古往今来,谁能有这样的遭遇和感受呢?
- 天地亦何心:天地之间又何曾对人间的苦痛有所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渭老,字景明,号阮亭,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其词风清丽,常常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受到后世的广泛认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社会动荡不安,表达人生的无奈与对世界的失望。诗人在经历了许多人生起伏后,对世事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无奈,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伤世》是一首充满感伤和哲思的诗作,描绘了一个孤独而沉重的场景。诗中的“尘断征车杳”开篇即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旅途的孤寂与无望,尘土的飞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云低毳帐深”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沉重感,低垂的云层仿佛压在心头,让人感到无处可逃的压迫。
在这首诗中,吕渭老通过对古今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中,古往今来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这种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天地亦何心”更是将这种失落感推向了极致,天地之间的冷漠似乎在嘲讽人类的无力与渺小。
整首诗在氛围的营造上极其成功,情感的真挚打动人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所表达的孤独感和无奈感,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尘断征车杳:征途上尘土飞扬,车队已然消失,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 云低毳帐深:低垂的云层让人感到压抑,帐篷的深沉更显孤立无援,营造出沉重的氛围。
- 古今那有此:古往今来,谁能理解这种深刻的孤独与痛苦?
- 天地亦何心:天地之间似乎对此毫不关心,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征车”与人的命运相联系,隐喻人生旅途的艰辛。
- 拟人:天地被赋予了情感,表达了对天地冷漠的无奈。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孤独与无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冷漠的批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云:代表着压抑与无奈,常常用来表现心境。
- 帐:象征着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征车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希望 B. 孤独 C. 快乐
-
“天地亦何心”中的“天地”指代什么? A. 自然界 B. 人类 C. 诗人的心情
-
诗人在诗中对古今的态度是什么? A. 积极向上 B. 无所谓 C. 充满惋惜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兵车行》
诗词对比:
对比《伤世》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伤世》更多的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