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蝴蝶 用词统无名氏韵》
时间: 2025-01-06 09:5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扑蝴蝶
作者: 王士禄 〔清代〕
歌阑酒歇,闷把乌巾岸。
牢愁未涤,看空庭又晚。
幽拘白发频添,故隐春光欲满。
纵饶十床琼管。抒情短。
当年曾记,鲁陂渔翁爱余懒。
风尘缅邈,荏苒芳讯断。
梦从蚁垤初回,意与鸥波共远。
息壤旧盟须暖。
白话文翻译:
在酒歌结束、酒兴消散的时刻,我闷闷不乐地坐在岸边。
心中的忧愁没有消散,望着空旷的庭院又是一个深夜。
幽居的日子让我白发渐增,往日的春光似乎也想要回归。
即使再有琼管十床,抒发情怀也显得短暂。
我曾记得,当年鲁陂的渔翁是多么地喜爱我的懒散。
如今风尘已远,芳草的消息渐渐断绝。
梦境刚刚从蚁垤中回到现实,我的心意却与鸥波一起远去。
旧日的盟约需要温暖来唤醒。
注释:
- 乌巾:古代一种黑色的头巾,常用来遮阳或遮头。
- 牢愁:指心中的忧愁,无法解脱。
- 幽拘:指幽静的环境或被拘禁的状态。
- 琼管:指美丽的乐器,象征高雅的音乐。
- 鲁陂:指鲁国的水边,寓意宁静的渔乡生活。
- 荏苒:形容时间的流逝。
- 息壤:指安息的地方,常用作故土的象征。
- 盟:指朋友之间的约定或誓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禄,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擅长诗歌、散文,尤其以其抒情诗而著称。王士禄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扑蝴蝶》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此时,王士禄可能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对友情、爱情的思考愈加深刻,使得他在诗中表达出更多的感伤与哲思。
诗歌鉴赏:
整首《扑蝴蝶》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酒兴消散后的沉思与孤独。开头几句描绘了一个酒宴后的静谧时刻,诗人面对空荡的庭院,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忧愁。诗中提到的“牢愁未涤”,更是表明了内心的苦闷无以排解。接着,诗人以“幽拘白发频添”自喻,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苦涩。
随着诗情的推进,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尤其是“鲁陂渔翁爱余懒”的描写,展示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的风尘缅邈,芳讯的断绝,让诗人感受到生活的无情与孤独。最后,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呈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寻,虽有旧日的盟约,却需要温暖来重新唤醒。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歌阑酒歇,闷把乌巾岸:诗人在酒宴结束后,感到烦闷,独自坐在岸边。
- 牢愁未涤,看空庭又晚:心中的忧愁仍未消散,夜晚又深了,庭院显得更加空旷。
- 幽拘白发频添,故隐春光欲满:在幽静的环境中,白发渐添,往日的春光似乎也想要回归。
- 纵饶十床琼管,抒情短:即使有华美的乐器,表达情感也显得短暂。
- 当年曾记,鲁陂渔翁爱余懒:回忆起当年鲁陂的渔翁曾喜爱自己那份懒散。
- 风尘缅邈,荏苒芳讯断:经历风尘后,时间荏苒,昔日的美好消息已断绝。
- 梦从蚁垤初回,意与鸥波共远:梦境刚从现实回归,心意却与海鸥和波浪一同远去。
- 息壤旧盟须暖:旧日的誓言需要温暖来唤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牢愁”比喻为难以清洗的烦恼,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歌阑酒歇”与“闷把乌巾岸”,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情感的转变。
- 意象:如“琼管”、“鸥波”,通过美丽的意象传达出对生活的渴望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最终希望通过温暖的情感重拾旧日的盟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巾:象征失落与孤独。
- 琼管:象征高雅与美好回忆。
- 鲁陂:代表宁静的渔乡生活,象征对自然的向往。
- 梦:象征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乌巾”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头巾
- C. 一种酒
- D. 一种花
-
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态度是:
- A. 绝望
- B. 怀念
- C. 忽视
- D. 反感
-
诗中“鲁陂渔翁”象征了什么?
- A. 乡愁
- B. 友情
- C. 懒散
-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士禄的《扑蝴蝶》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孤独与怀念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士禄更强调时间流逝带来的忧愁,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士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