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长好》

时间: 2024-09-19 21:39:53

人生不长好,倏忽如蕣英。

临觞莫辞醉,既醉莫原醒。

但识醉中理,无欲醒时名。

夷齐犹饿死,谁复哀屈平。

陵谷尚迁灭,况乃期促龄。

已焉谢消长,得失秋毫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生不长好,倏忽如蕣英。临觞莫辞醉,既醉莫原醒。但识醉中理,无欲醒时名。夷齐犹饿死,谁复哀屈平。陵谷尚迁灭,况乃期促龄。已焉谢消长,得失秋毫轻。

白话文翻译:

人生美好时光短暂,转瞬即逝如同朝开暮落的木槿花。面对美酒不要推辞醉倒,一旦醉了就不要再醒来。只需明白醉中的道理,不要追求清醒时的名声。伯夷、叔齐这样的贤人尚且饿死,还有谁会哀悼屈原呢?山陵河谷尚且会变迁消逝,何况是人短暂的寿命。既然已经放下生死得失,那么这些都如同秋毫一般轻微。

注释:

  • 倏忽:极快地,转眼之间。
  • 蕣英:木槿花,因其朝开暮落,比喻人生短暂。
  • 临觞:面对酒杯。
  • 夷齐:伯夷、叔齐,古代贤人,因不食周粟而饿死。
  • 屈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因忠而被谗,投汨罗江自尽。
  • 陵谷:山陵和河谷,比喻自然界的变化。
  • 期促龄:指人寿命短暂。
  • 秋毫:鸟兽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世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人生多变,诗人通过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短暂的比喻和对醉与醒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人生不长好,倏忽如蕣英”一句,以木槿花的朝开暮落比喻人生的短暂,形象生动。接着,诗人提出“临觞莫辞醉,既醉莫原醒”,主张在醉中寻找人生的真谛,而不必追求清醒时的虚名。最后,诗人以伯夷、叔齐和屈原的命运为例,进一步强调了世事无常和名利的虚幻,表达了对生死得失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生不长好,倏忽如蕣英”:人生美好时光短暂,转瞬即逝如同朝开暮落的木槿花。
  • “临觞莫辞醉,既醉莫原醒”:面对美酒不要推辞醉倒,一旦醉了就不要再醒来。
  • “但识醉中理,无欲醒时名”:只需明白醉中的道理,不要追求清醒时的名声。
  • “夷齐犹饿死,谁复哀屈平”:伯夷、叔齐这样的贤人尚且饿死,还有谁会哀悼屈原呢?
  • “陵谷尚迁灭,况乃期促龄”:山陵河谷尚且会变迁消逝,何况是人短暂的寿命。
  • “已焉谢消长,得失秋毫轻”:既然已经放下生死得失,那么这些都如同秋毫一般轻微。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蕣英”比喻人生的短暂。
  • 对仗:“临觞莫辞醉,既醉莫原醒”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排比:“但识醉中理,无欲醒时名”中的排比,强调了诗人的观点。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人通过对醉与醒的思考,强调了在醉中寻找人生真谛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死得失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蕣英:木槿花,比喻人生短暂。
  • 醉与醒:象征人生的两种状态,醉中寻找真谛,醒时追求虚名。
  • 夷齐、屈平:古代贤人,象征忠贞不渝和悲剧命运。
  • 陵谷:山陵和河谷,象征自然界的变化和世事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什么比喻人生的短暂? A. 蕣英 B. 醉与醒 C. 夷齐 D. 陵谷 答案:A

  2. 诗人主张在什么状态下寻找人生的真谛? A. 醉中 B. 醒时 C. 梦中 D. 静坐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夷齐”是指谁? A. 伯夷、叔齐 B. 屈原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人生短暂和对酒当歌的态度。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曹勋《人生不长好》:两者都表达了人生短暂和对酒的态度,但李白更强调及时行乐,而曹勋则更注重醉中寻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勋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