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晓》

时间: 2025-01-01 13:57:52

一枕山城晓梦惊,子规啼破月斜明。

只应知我倦游苦,故作不如归去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晓 一枕山城晓梦惊,子规啼破月斜明。 只应知我倦游苦,故作不如归去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山城的清晨,一个梦境被惊醒,杜鹃的啼叫打破了斜月下的宁静。它应该知道我厌倦了漂泊的苦楚,所以发出不如归去的呼唤。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枕:指一夜。
  • 山城:指偏远的城邑。
  • 晓梦:清晨的梦。
  • 子规:杜鹃鸟,常在春末夏初啼叫,其声似“不如归去”。
  • 啼破:啼叫声打破了宁静。
  • 月斜明:月亮斜挂,天色微明。
  • 倦游:厌倦了旅行。
  • 故作:故意发出。

典故解析:

  • 子规啼:杜鹃鸟的啼叫在中国文学中常象征着思乡之情,因其啼声似“不如归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初年著名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归乡的渴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旅居他乡时,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晨梦境被杜鹃啼叫惊醒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归乡的渴望。诗中“子规啼破月斜明”一句,以杜鹃的啼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形象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而“只应知我倦游苦,故作不如归去声”则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表明杜鹃的啼叫仿佛是理解了他的心声,故意在呼唤他归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枕山城晓梦惊:首句描绘了作者在山城的清晨被梦境惊醒的情景,暗示了作者的不安和焦虑。
  • 子规啼破月斜明:次句通过杜鹃的啼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形象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 只应知我倦游苦:第三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 故作不如归去声:末句表明杜鹃的啼叫仿佛是理解了他的心声,故意在呼唤他归去。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杜鹃的啼叫拟人化,赋予其理解作者心声的能力。
  • 比喻:用“啼破”比喻杜鹃的啼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杜鹃的啼叫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城:偏远的城邑,象征着漂泊的生活。
  • 子规:杜鹃鸟,象征着思乡之情。
  • 月斜明:月亮斜挂,天色微明,象征着清晨的宁静被打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A. 杜鹃鸟 B. 喜鹊 C. 麻雀 D. 燕子

  2. 诗中“啼破”的意思是什么? A. 啼叫声打破了宁静 B. 啼叫声很响亮 C. 啼叫声很悲伤 D. 啼叫声很悦耳

  3. 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归乡的渴望 B. 对漂泊生活的热爱 C. 对归乡的恐惧 D. 对清晨的喜爱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 王维《鸟鸣涧》:通过鸟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曹勋《闻晓》: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曹勋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总体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