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为自得齐赋)》
时间: 2024-09-19 20:49:55意思解释
祝英台近(为自得齐赋)
作者: 止禅师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水空流,心不竞,门掩柳阴早。
芸暖书芗,声压四檐悄。
断尘飞远清风,人间醒醉,任蝶梦何时分晓。
古音少。素琴久已无弦,俗子未知道。
听雨看云,依旧静中好。
但教春气融融,一般意思,小窗外不除芳草。
白话文翻译
水流空荡,心中却无争竞,门前柳阴早早关上。
春暖花开,书声轻盈,伴随着安静的四檐。
尘世的纷扰已远去,清风徐来,人间的清醒与醉梦,不知何时才能分晓。
古老的音乐少了,素雅的琴早已没有琴弦,世俗的人尚且不知其中滋味。
听着雨声,望着云彩,依然在静谧中感到舒适。
只希望春日融融,小窗外的芳草依旧不去。
注释
- 水空流:水流清澈而空灵。
- 心不竞:心中无所争斗,宁静自得。
- 门掩柳阴早:门已早早关上,柳树的阴影投射在门前。
- 芸暖书芗:春天温暖,书声轻柔。
- 声压四檐悄:书声似乎压住了四周的寂静。
- 断尘飞远清风:世间的尘埃已被清风驱散。
- 人间醒醉:人们在清醒与醉梦之间徘徊。
- 古音少:古老的音乐已经很少。
- 素琴久已无弦:简朴的琴没有了琴弦。
- 俗子未知道:世俗的人们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 听雨看云:静静地听雨,看云卷云舒。
- 但教春气融融:只希望春气融融,温暖舒适。
- 小窗外不除芳草:小窗外的芳草依然未去,象征生命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止禅师,宋代著名诗人,精于诗词和禅道,作品多反映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赞美。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追求一种超然的境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日,诗人处于静谧的环境中,面对自然的变化,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人在自然景色中体悟人生的哲理。诗的开头以“水空流,心不竞”点明了内心的宁静态度,水流的空灵与心灵的平和形成鲜明对比,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接着,诗人描绘了春暖花开的场景,书声轻盈,似乎一切都被春的气息所笼罩。随着“断尘飞远清风”的描写,诗人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境界,似乎在呼唤人们放下繁杂的思绪,享受当下的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古老文化的追忆,古音的减少与素琴无弦,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消逝与世俗的无知。诗人通过“听雨看云”的意象,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依赖。最后一句“但教春气融融”则是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表达了对生命延续的欣赏。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呈现了一种超然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空流,心不竞: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状态,水流清澈而无争,心灵也随之宁静。
- 门掩柳阴早:早早地关上门,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营造出一种内敛的氛围。
- 芸暖书芗,声压四檐悄:春暖花开,书声轻吟,四周静谧,似乎连声音也被压抑。
- 断尘飞远清风:尘世的纷扰随清风而逝,表明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人间醒醉,任蝶梦何时分晓:人们在清醒与醉梦之间徘徊,不知何时才能领悟真谛。
- 古音少,素琴久已无弦:传统文化的稀少与失落,素琴的无弦象征着无法发声的哀叹。
- 俗子未知道:世俗的人对这些深刻的道理无知。
- 听雨看云,依旧静中好:在静谧中享受自然的美好,体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 但教春气融融:期望春天的温暖气息能融化一切烦恼,带来生命的希望。
- 小窗外不除芳草:窗外的芳草依旧,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常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宁静与水流的空灵相提并论,形象深刻。
- 拟人:书声被描绘成有压制力的,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生命美好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着清澈与宁静,流动的水代表生命的流逝。
- 柳阴:柳树的阴影象征着柔和与静谧。
- 春气: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古音:古老的音乐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珍贵与稀少。
- 素琴:琴的无弦象征着无法表达的情感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空流,心不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争斗
- B. 宁静
- C. 忧伤
- D. 喜悦
-
“古音少”中的“古音”指的是什么?
- A. 古老的乐器
- B. 古老的音乐
- C. 古人的诗词
- D. 古代的乐曲
-
诗中提到的“听雨看云”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紧张
- B. 喜悦
- C. 超然
- D. 失落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宁静。
- 《春晓》:孟浩然的作品,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祝英台近》:两者都表达了对宁静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侧重于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