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旅怀,用商文毅韵》
时间: 2025-01-19 20:05:37意思解释
祝英台近 旅怀
作者:邹祗谟 〔清代〕
原文展示
树森森,波淼淼,回首京华路。
无限离情,趱数声鸣橹。
遥看一片黄云,两行绿树。
遮断却故乡来处。无情绪。
谁念寥落天涯,杯酒和风雨。
梦去愁来,消息浑无据。
便教两字平安,三千里外,
怎博得夜深私语。
白话文翻译
树木茂密,波涛汹涌,回头望去京城的路。
无尽的离别之情,伴随着几声橹声。
远远望去一片黄云,两行绿树,
挡住了我故乡的方向,心中无情绪。
谁会在这天涯寥落中思念我,杯酒相伴风雨。
梦境中带走愁苦,消息全无踪影。
就让那“平安”二字传到三千里外,
又如何能在夜深时分得到私语呢?
注释
- 森森: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
- 淼淼:形容水面广阔,波涛起伏。
- 鸣橹:指船只划水时所发出的声音。
- 黄云:象征着秋天或离别的情景。
- 无情绪:心中没有情绪波动,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京华”,指的是京城,常用来象征繁华的地方。诗人通过对比离别的情景和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祗谟,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正值清代社会变迁之时,许多人因生活和政治原因不得不离开故乡,诗人借此表达了普遍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 旅怀》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首句“树森森,波淼淼”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引入,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回首京华路”,则将视野转向过去,感叹离别的痛苦。
诗中的“无限离情,趱数声鸣橹”将离别的情感与旅途的孤寂结合在一起,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感受,也能体会到那种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尤其是“遥看一片黄云,两行绿树”,一方面描绘了远方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又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逐渐深入的心理过程,最终以“怎博得夜深私语”收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情感的隔阂。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心中仍挂念故乡,体现了浓厚的乡愁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树森森,波淼淼:开篇描绘自然景象,给人一种辽阔感。
- 回首京华路:引入对曾经美好时光的回忆。
- 无限离情,趱数声鸣橹:表达离别情感,声音的细节增强了孤独感。
- 遥看一片黄云,两行绿树:远望之景象,暗含对故乡的思念。
- 遮断却故乡来处:故乡的方向被遮挡,象征着思念之苦。
- 无情绪:内心的淡然与无奈。
- 谁念寥落天涯:质问远方是否有人思念自己。
- 杯酒和风雨:孤独的饮酒,伴随着自然的变幻。
- 梦去愁来:梦境和现实的交替,愁绪难以消散。
- 消息浑无据:对故乡的消息全无,只能寄托在平安二字上。
- 三千里外,怎博得夜深私语:距离遥远,难以交流,表现出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孤独。
- 对仗:如“黄云”和“绿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情感更为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在异乡的孤独感,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渴望,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离愁别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象征着生命与生长,也暗示着思念的根深蒂固。
- 波:代表着旅途的变化与不安。
- 黄云:象征着离别与愁苦。
- 绿树:代表着故乡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树森森,波淼淼”分别形容了什么?
- A.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 B. 自然环境的景象
- C. 离别的愁苦
-
诗中提到的“京华”指的是哪里?
- A. 乡村
- B. 京城
- C. 海边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无所谓
- B. 深切怀念
- C. 轻松愉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比,邹祗谟的《祝英台近 旅怀》更侧重于自然与心情的结合,而《琵琶行》则更多地展现了音乐与情感的交融。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前者更为内敛,后者则更为直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外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