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9:51: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其二
作者: 俞陛云 〔清代〕
惜红红,怜素素。未肯絮禅堕。
遣兴中年,真赏几曾遇。
昨来倚棹明湖,孤芳临水,偏惊眼此花幽楚。
挽春住。倩他碧草千丝,遮断玉骢路。
信有前缘,众里两心许。
愿郎著意消停,归车缓缓,倘容我夜深私语。
白话文翻译:
我十分珍惜那红色的花朵,也怜惜那洁白的花瓣。它们并不愿意随风飘落。
在这一生中,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丽又有几次呢?
昨天我倚在船边,望着明亮的湖水,独自欣赏着这水中幽静的花朵,心中不禁为它的美丽而惊叹。
我真希望春天能够停留,恳求那碧绿的草地,千万条丝线,把那通往玉骢马车的路遮断。
相信我们之间是有前缘的,在人群中彼此心意相通。
希望你能多加留意,慢慢归来,假如能让我在夜深时与你私语,该有多好。
注释:
- 惜红红,怜素素:指作者对花朵的喜爱与怜惜。
- 未肯絮禅堕:不愿随风飘落,表达花朵的珍贵。
- 遣兴中年:中年时的兴致。
- 明湖:指一片清澈的湖水。
- 孤芳临水:指独自盛开的花朵,形容花的孤独。
- 挽春住:希望春天能够停留。
- 玉骢路:指通向马车的路。
- 信有前缘:相信彼此的缘分。
- 夜深私语:在夜深人静时,想要与你私密交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陛云(1685年-1752年),清代诗人,字梦阮,号白松,江苏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感。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反映了清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真情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诗中通过自然景物映射内心情感,表现了对恋情的珍视与期待。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 其二》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渴望。全词以花为引子,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既有对花朵的怜惜,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以“惜红红,怜素素”引入,直接表达了对花的喜爱,设定了词的情境,接着用“未肯絮禅堕”强化了对花的珍视,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
接下来的“遣兴中年,真赏几曾遇”,则反映出中年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与稀缺感,仿佛在感叹人生的短暂与美好的难得。通过“昨来倚棹明湖,孤芳临水”,描绘了一幅优美而孤独的画面,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及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对美的向往。
“挽春住”一句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心中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爱情的期待。最后,愿郎著意消停,归车缓缓,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恋人的期望与渴望,愿能在夜深时刻共诉衷肠。
整首词以花为媒介,构建了一个充满灵动与柔情的意境,表达了对爱情美好的向往与期待,富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自然意象的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惜红红,怜素素:表达对花朵的珍视与喜爱。
- 未肯絮禅堕:不愿意随风飘落,表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遣兴中年,真赏几曾遇:感叹中年时能欣赏到如此美景的机会少之又少。
- 昨来倚棹明湖,孤芳临水:描绘了诗人在湖边独自欣赏花朵的景象。
- 偏惊眼此花幽楚:对花的美丽感到惊叹,突显出花的独特与幽静。
- 挽春住:希望春天能够停留,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倩他碧草千丝,遮断玉骢路:希望草地能够遮挡通往马车的路,象征对爱情的保护。
- 信有前缘,众里两心许:相信彼此有缘,表达对爱情的信心。
- 愿郎著意消停,归车缓缓:希望恋人能多加关注,慢慢归来。
- 倘容我夜深私语:期待在夜深时能与恋人私语,表达深情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美好的事物,表现对其的珍惜。
- 拟人:花朵被赋予了感情,体现了对自然的情感共鸣。
- 对仗:如“红红”、“素素”,增强了诗词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花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表现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花、白花:象征美好与纯洁的爱情。
- 明湖:象征清澈与宁静的心境。
- 春天:象征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爱情的期待。
- 碧草: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惜红红,怜素素”中,作者表达了对什么的情感? A. 对花朵的喜爱
B. 对春天的留恋
C. 对人生的感慨
答案: A -
诗中“倩他碧草千丝,遮断玉骢路”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春天停留
B. 希望爱情受到保护
C. 希望自然美好
答案: B -
“信有前缘,众里两心许”的意思是什么? A. 相信彼此的缘分
B. 相信花朵的美丽
C. 相信春天会来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作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体悟,但俞陛云的词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俞陛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