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一铁瓮城》

时间: 2024-09-19 21:29:55

壍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

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

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

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铁瓮城
壍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
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
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
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

白话文翻译

这座城池依靠壍江而形成池塘,周围的山峦则犹如城墙一般。铁瓮形容这城池的坚固,而金城却不能与之抗衡。前朝经历了动乱,曾经的轻骑兵也未能将其攻破。我在这里游览古今,唯有空听渔浦的笛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壍江:指的是一种水流较缓的江流,形成池塘的地方。
  • 铁瓮:形容城池的坚固,铁制的瓮比金城更为坚固。
  • 金城:比喻坚固的城池,往往用金属材料建造,象征财富和坚固。
  • 轻锋镝:指的是轻骑兵的箭矢,代表着轻便而迅速的攻击。
  • 渔浦笛:渔夫在水边吹奏的笛子,意喻宁静的生活。

典故解析

  • 前朝经丧乱:指历史上曾经经历的战乱,强调这座城池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 览古一徜徉:指诗人游览历史遗迹,感慨古今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铁瓮城》创作于梅尧臣晚年,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观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时代感和哲理。诗中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坚固城池的赞美,表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铁瓮城的坚固和历史的沧桑。首句以“壍江以为池”开始,描绘了城池的自然环境,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城池的安宁和美丽;而后一句“增山以为壁”则引入了对城市防御的强调,使得全诗的基调逐渐转向坚韧和强大。诗中“铁瓮喻其坚”将城池比作铁瓮,象征其坚韧不拔的特性,显现出诗人对这座城池的自豪感。

在历史的背景下,诗句提到“前朝经丧乱”,深刻地揭示了这座城池所经历的动乱与不安。“曾是轻锋镝”则暗示了过去的战斗和冲突,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和平。最后一句“空听渔浦笛”带来了一种宁静的美感,似乎在反思历史的同时也在寻找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现实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壍江以为池:说明城池依赖于地理环境,江水围绕成池塘,象征着自然的保护。
  • 增山以为壁:山峦环绕,形成天然屏障,增强了城池的防御能力。
  • 铁瓮喻其坚:铁瓮象征坚固,强调城池的不可攻破。
  • 金城非所敌:说明即使是金制的城池也无法与之匹敌,彰显其强大。
  • 前朝经丧乱:回顾历史,强调这座城池曾经经历的动乱。
  • 曾是轻锋镝:指代历史上的战斗,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
  • 览古一徜徉:表示游览古迹,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中。
  • 空听渔浦笛:在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只听到渔民的笛声,表达了一种淡泊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铁瓮比作城池,增强了城池坚固的形象。
  • 对仗:如“壍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展现了诗的工整。
  • 排比:描述城池的坚固与历史的交织,层层递进,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铁瓮城的坚固与历史的变迁,表现了对和平的珍视与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热爱和对时局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代表着一个安稳的家园。
  • :象征防御,体现出城市的力量和保护。
  • 铁瓮:象征坚固与不屈。
  • 渔浦笛:象征宁静的生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2. “铁瓮喻其坚”中的“铁瓮”象征什么?
    A. 生命
    B. 城池的坚固
    C. 财富
    D. 时间

  3. 诗中提到的“前朝经丧乱”指的是什么?
    A. 城池的建立
    B. 历史上的战乱
    C. 渔民的生活
    D. 诗人的游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乡村四月》:韦应物

诗词对比

  • 梅尧臣《铁瓮城》杜甫《登高》:两者都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坚固城池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出个人的忧患与对国家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