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吴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
时间: 2025-01-17 09:37:38意思解释
次韵和吴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楚客好山水,五月上亭峰。
峰顶望文脊,草树皆有容。
身既近猿鸟,心欲追乔松。
石壁出云背,苔磴千万重。
下视霹雳飞,忽起枯株龙。
却还僧居宿,暮践樵子踪。
作诗留粉墙,削藁为我封。
美璞世未识,独令和氏逢。
白话文翻译:
楚地的客人喜欢山水,五月时我登上了亭峰。
在峰顶眺望文脊山,草木都显得生机勃勃。
我身边有猿和鸟,心中却想追逐那高大的松树。
石壁高耸出云的背面,苔藓铺成的台阶层层叠叠。
向下看去,霹雳声中,忽然见到枯树如龙般飞升。
我还是回到僧人居所过夜,傍晚踩着樵子走过的踪迹。
作诗留在粉墙上,用削好的草木为我做封面。
这美好的璞玉世间无人识得,唯独让我与和氏璧相逢。
注释:
- 楚客:来自楚地的客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 亭峰:山峰的名字,亭意为高处。
- 文脊山:山的名字,象征美丽的山水。
- 猿鸟:指山中的猿类和鸟类,代表自然景象。
- 乔松:高大的松树,代表坚韧和高洁。
- 石壁出云背:形容高耸的石壁直插云霄,带有雄伟之感。
- 霹雳飞:象征山的壮丽景致,生动形象。
- 樵子:砍柴的人,代表乡村生活的朴实。
- 粉墙:墙面光滑洁白,指寺庙的墙。
典故解析:
- 和氏璧:古代美玉,象征珍贵之物,此处用来比喻诗人的才华未被识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华,号香亭,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游山寺时,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游历中,诗人用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体现了他对山水的崇敬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次韵和吴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气息的山水诗。诗人在游览过程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宁静。开篇即点明楚客的身份,暗示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接着,通过描绘峰顶的风景,诗人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中,草木繁茂,象征着生命的蓬勃。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猿鸟的亲近与对高大松树的向往,体现了他渴望融入自然的心境。随后,他描绘了石壁与云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神秘。最后,诗人回到僧居,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并用作诗留名,表达了对艺术的执着与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崇敬和对自我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客好山水:自我定位,表达对山水的热爱。
- 五月上亭峰:时间与地点,展示游览的时节。
- 峰顶望文脊:山顶的视野,展现对周围环境的欣赏。
- 草树皆有容:自然的生机,表现生动的景象。
- 身既近猿鸟: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亲近。
- 心欲追乔松:内心的渴望,追求高洁。
- 石壁出云背:雄伟的自然景观,展现壮丽。
- 苔磴千万重:细致描绘,表现景观的层次感。
- 下视霹雳飞:生动的景象,体现自然的力量。
- 忽起枯株龙:意象生动,形象化自然的变化。
- 却还僧居宿:归宿的安宁,体现生活的选择。
- 暮践樵子踪: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乡土情怀。
- 作诗留粉墙:诗人身份的表现,艺术的自我表达。
- 削藁为我封:自我封存,隐喻个人的独特。
- 美璞世未识:对自身才能的感慨,体现孤独。
- 独令和氏逢:期望被识别,彰显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枯株龙”等意象,形象生动。
- 拟人:草树有容,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身近猿鸟,心欲追乔松”,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艺术的执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山水的壮丽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
- 猿鸟:自然的生灵,体现生机。
- 松树:象征坚韧与高洁。
- 石壁:象征雄伟与伟岸。
- 樵子:代表生活的朴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楚客”指的是: A. 楚地的诗人
B. 游山的客人
C. 爱好山水的游客 -
“身既近猿鸟,心欲追乔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山水的热爱
B. 对高洁的向往
C. 对生活的反思 -
诗中提到的“和氏璧”象征: A. 美玉
B. 才华
C. 生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问答》:同样描绘山水,表现宁静的生活。
- 李白《早发白帝城》:展现了壮丽自然景观,情感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