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杨奉礼》
时间: 2025-01-04 13:00: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荅杨奉礼
韦应物 〔唐代〕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
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
临觞独无味,对榻已生尘。
一咏舟中作,洒雪忽惊新。
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
秋塘唯落叶,野寺不逢人。
白事廷吏简,闲居文墨亲。
高天池阁静,寒菊霜露频。
应当整孤棹,归来展殷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身体多病而隐居在山郡,自得其乐地接待来访的朋友。由于几天没有见面,感觉就像已经有十多个旬(约两个月)那么久。面对酒杯,独自饮酒却无味,对面榻上已积满了尘土。一首诗是我在船上写的,洒落的雪花让我突然感到新鲜的感觉。烟波之中可以见到旅人,眼前的景物都一一展现。秋天的池塘中只有落叶,荒凉的寺庙里没有人来访。白事(丧事)的信件常常送到,闲居在家与文墨交朋友。高天之下,池阁静谧,寒菊在霜露中频频开放。应该整理孤舟,返回后好好招待朋友。
注释
字词注释:
- 多病:指身体多病。
- 守山郡:指在山中隐居。
- 临觞:面对酒杯。
- 榻:床,诗中指休息的地方。
- 洒雪:形容舟中落雪的情形。
- 昭陈:清晰展现。
- 白事:丧事。
- 廷吏:朝廷官吏。
- 寒菊:冬季盛开的菊花。
典故解析:
- 白事:古代丧事的通称,意味着与死亡相关的事物。
- 寒菊:象征坚韧与清冷的美,在严寒中依然盛开,隐喻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号长春,唐代著名诗人。他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失意而隐居,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荅杨奉礼》创作于诗人隐居时,反映了他因身体多病而不得不远离繁华的生活,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荅杨奉礼》是韦应物在隐居期间写的一首诗,诗中流露出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日常生活,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情绪。开头提到“多病守山郡”,使人感受到诗人在隐居中的无奈与孤独。接着,诗人提到因长时间未见朋友而感到的空虚与思念,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生活琐事,表现出一种淡泊与宁静的心态。面对饮酒的无味,诗人感受到的并非单纯的失落,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在“秋塘唯落叶,野寺不逢人”的描写中,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悟和对孤独的接受。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然、抒发情感的独特风格。结尾的“应当整孤棹,归来展殷勤”,则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期待,诗人渴望与友人重聚的美好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病守山郡:多病的诗人隐居在山中,生活简朴。
- 自得接嘉宾:在此环境中,诗人感到安适,偶尔接待朋友。
- 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几天不见的朋友,感觉像是很久没见。
- 临觞独无味:面对酒杯,心中却无酒意。
- 对榻已生尘:床榻上已积满了尘土,寓意久未有人来访。
- 一咏舟中作,洒雪忽惊新:在船上写诗,雪花落下让人感到新鲜。
- 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在烟波中可以看到旅人,眼前的景物一一展现。
- 秋塘唯落叶,野寺不逢人:秋天的池塘中只有落叶,荒凉的寺庙无人造访。
- 白事廷吏简,闲居文墨亲:丧事的信件常常送到,闲居在家与文墨交友。
- 高天池阁静,寒菊霜露频:高空下的池阁宁静,寒菊在霜露中频频开放。
- 应当整孤棹,归来展殷勤:应该整理孤舟,期待朋友归来时的热情招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临觞独无味,对榻已生尘”。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诗人内心的感受,如“秋塘唯落叶”反映孤独。
- 拟人:赋予景物情感,如“洒雪忽惊新”,表现诗人情绪的波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诗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郡:象征隐逸与宁静。
- 酒杯:象征友谊与聚会。
- 落叶:象征时光流逝与孤独。
- 寒菊:象征坚韧与高洁。
- 孤棹:象征孤独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因何原因隐居在山郡? A. 喜欢山水
B. 身体多病
C. 政治失意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白事”指的是? A. 婚事
B. 丧事
C. 祭事
D. 生日 -
诗中“秋塘唯落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希望
D. 无聊
答案:
- D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韦应物的《荅杨奉礼》相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自然之美。韦应物的诗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更倾向于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韦应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