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庙作》
时间: 2025-01-19 23:47: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乐游庙作》
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
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
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
春草虽复绿,惊风但飘扬。
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
微钟何处来,暮色忽苍苍。
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
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
归当守冲漠,迹寓心自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东城高原眺望咸阳的情景,感慨历史的沧桑。千年以前的事情,追溯到汉宣帝时代。如今的庙宇已是颓废荒凉,草木虽绿,却只见风轻轻飘扬。环视京城,双阙高耸在中央,微弱的钟声传来,暮色逐渐浓厚。歌声和乐声在万户人家中喧嚣,车马在宽阔的道路上拥堵。昔日的人们是否不是如此,在百代之后依然感伤。归来后我将守着这份空旷,心中所念渐渐淡忘。
注释:
- 高原:指高地或山丘,这里特指东城的高地。
- 咸阳: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秦朝的都城。
- 千载事:千年的历史事件。
- 汉宣皇:汉宣帝,西汉第六位皇帝,统治时期(前73年-前49年)。
- 颓壖:指衰败的庙宇、建筑。
- 春草:春天的草,象征生命的复苏。
- 双阙:指京城的两座高塔,象征权力的中心。
- 微钟:指钟声,轻微的钟声。
- 歌吹:指音乐和歌声。
- 昔人:过去的人,指历史上的人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浩然,湖州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简洁、深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创作背景:
《登乐游庙作》创作于唐代,这一时期国家繁荣,经济文化发展,但诗人也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登乐游庙作》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以乐游庙为背景,透过高原的视角,观察咸阳的景象,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诗的开头以“高原出东城,郁郁见咸阳”引入,展现了辽阔的视野和悠久的历史,既有地理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渲染。
接下来的“上有千载事,乃自汉宣皇”指出了历史的厚重,汉宣帝时期的辉煌和后来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颓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则揭示了人们的衰败与历史的遗迹,草木虽复绿,却掩不住历史的荒凉,表达出一种对历史无情的感慨。
“周览京城内,双阙起中央”描绘了城市的繁华与权力的象征。微钟的声音在暮色中传来,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而“歌吹喧万井,车马塞康庄”则反映了人们的繁忙与喧嚣。最后两句“昔人岂不尔,百世同一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共鸣,感受到历史的循环与伤感。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传达一种哲理性的悲观情绪,展现了韦应物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原出东城:从东城的高地俯瞰开阔的视野。
- 郁郁见咸阳:郁郁葱葱的景色中可以看到咸阳的影子。
- 上有千载事:在这片土地上,积淀了千年的历史。
- 乃自汉宣皇:追溯到汉宣帝时期的辉煌。
- 颓壖久凌迟:这些古老的庙宇已经衰败。
- 陈迹翳丘荒:历史的痕迹被荒丘所掩盖。
- 春草虽复绿:春天的草木虽然再次生长。
- 惊风但飘扬:微风轻拂,草木摇曳。
- 周览京城内:环顾京城的全貌。
- 双阙起中央:两座高塔矗立在中央。
- 微钟何处来:微弱的钟声从何而来。
- 暮色忽苍苍:暮色渐浓,显得苍茫。
- 歌吹喧万井:歌声乐声在万户人家中响起。
- 车马塞康庄:车马拥堵在宽阔的道路上。
- 昔人岂不尔:过去的人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 百世同一伤:几百年后,大家的感伤依旧。
- 归当守冲漠:归来后将守着这份空旷。
- 迹寓心自忘:心中所念渐渐淡忘。
修辞手法:
- 对比: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历史的痕迹比作陈迹、荒丘。
- 拟人:自然景物如春草、惊风等似乎带有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述古老的庙宇与现代的京城,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探讨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共鸣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原:象征着高远的视野与历史的深邃。
- 咸阳:代表历史的辉煌与权力中心。
- 颓壖:象征衰败与过往的遗迹。
- 春草:表现生命的复苏与无常。
- 双阙:权力中心的象征,代表了国家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汉武帝
B. 汉宣帝
C. 汉明帝
D. 汉元帝 -
诗歌中“春草虽复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失落
C. 疲惫
D. 快乐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热爱自然
B. 反映历史沧桑
C. 赞美英雄
D. 描绘生活
答案:
- B. 汉宣帝
- B. 失落
- B. 反映历史沧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集》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