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林知墓》

时间: 2025-01-01 14:42:12

处士坟三尺,吴山松万株。

空馀著书业,不见炼丹炉。

道古言难合,年高势最孤。

盛朝礼乐备,无处用真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处士坟三尺,吴山松万株。
空馀著书业,不见炼丹炉。
道古言难合,年高势最孤。
盛朝礼乐备,无处用真儒。

白话文翻译:

这位隐士的坟墓只有三尺高,而吴山上的松树则有万株之多。
他所留下的只是著书立说的事业,却看不到炼丹的炉火。
古老的道理和话语难以契合,如今年纪已高,地位却最为孤独。
盛世的礼乐齐备,但却没有地方可以施展真正的儒家学问。

注释:

  • 处士:隐士,指那些不仕于官场,专心于学问或修道的人。
  • 坟三尺:指隐士的墓只有三尺高,反映出他在世时的低调和不被重视。
  • 吴山:地名,指的是吴地的山脉,象征着自然、宁静。
  • 松万株:意指松树众多,展现出自然的繁茂。
  • 著书业:指隐士留下的学问著作。
  • 炼丹炉:指道士炼丹的器具,象征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思想。
  • 道古言难合:指古老的道理和现代的现实难以结合。
  • 年高势最孤:指年纪大了,地位却孤立无援。
  • 盛朝礼乐备:指当时的朝代繁荣,有礼乐之备。
  • 无处用真儒:指即使有真才实学,却没有施展的机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涛,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隐士生活和道家思想,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的时期,但作者却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思考和对儒家理想的无奈,反映出他对士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坟墓与自然环境,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思考。诗中的“处士坟三尺”不仅仅是对逝去的隐士的追忆,也反映了作者对隐士低调生活的敬重。在繁茂的松树映衬下,这样的坟墓显得格外孤独,突显出隐士的渺小与无奈。

接下来的“空馀著书业,不见炼丹炉”一联,表达了隐士的学问虽然丰厚,却无法与世俗的追求相结合,暗示了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隐士的著作虽然留下,但终究无法改变世人对名利的追求。

最后两句“盛朝礼乐备,无处用真儒”,则更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孤独和无奈。即便在盛世,真正的儒家学问依然没有施展的舞台,体现出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批判。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隐士心中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处士坟三尺:隐士的坟墓,表达出他在世时的低调,象征着不被重视的生活。
  • 吴山松万株:松树的繁茂与隐士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暗示自然的宁静与人世的喧嚣。
  • 空馀著书业:突出隐士对学问的执着,但学问无法转化为实际的影响力。
  • 不见炼丹炉:隐士虽追求长生,但却没有实现,象征着追求的幻灭。
  • 道古言难合:表示古代道理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作者的困惑。
  • 年高势最孤:表达隐士的年龄与地位,让他更加孤独。
  • 盛朝礼乐备:描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却显得与隐士的理想格格不入。
  • 无处用真儒:强调社会对真正儒学的忽视,使隐士感到无所适从。

修辞手法

  • 对比:隐士的低调与盛世的繁华形成对比,增加情感的深度。
  • 意象:松树、坟墓等自然意象象征着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
  • 反讽:通过描绘盛世的礼乐,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儒家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揭示了在繁华的背后,真正的学问与理想往往被忽视和孤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隐士的遗志与低调。
  • 松树:自然的象征,代表生命的坚韧与宁静。
  • 著书:象征文化的传承与个人的追求。
  • 炼丹炉:道教追求长生的象征,体现内心对理想的渴望与幻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刘涛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盛朝礼乐备”是指什么?

    • A. 社会繁荣
    • B. 隐士生活
    • C. 学问著作
    • D. 道教修炼
  3. 诗中“无处用真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儒家理想的无奈
    • C.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描绘隐士生活与理想。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刘涛的《处士林知墓》更加强调了隐士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无奈,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了归隐后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不同的隐士理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陶渊明传》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处士林知墓》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