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04 11:28: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间离合常相半。璧月宁长满。九秋风露又方阑。何日小窗相对话悲欢。月华临夜宜人醉。老去嗟颜悴。君如玉树照清空。况有凝之道蕴一尊同。
白话文翻译:
人生中的聚散总是相伴相生。圆月难道能永远圆满吗?秋天的风露又快要结束了。不知何时能在小窗前相对而坐,谈论悲欢离合。月光在夜晚降临,适宜让人沉醉。随着年老,叹息容颜憔悴。你就像那玉树映照在清澈的天空中。更何况还有凝之这样的人,与我们共饮一杯。
注释:
- 璧月:圆月,比喻完美无缺的事物。
- 九秋:指秋季的九个月。
- 风露:秋风和露水,象征秋天的气候。
- 月华:月光。
- 玉树:比喻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人。
- 凝之:可能是指某位朋友或诗人,具体人物不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薖(约1074-1116),字幼槃,号竹友,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这首《虞美人》可能是谢薖在感慨人生离合无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秋夜,诗人独自一人,望着圆月,思念远方的友人,感慨人生的聚散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诗中提到的“凝之”可能是诗人的一位好友,他们在某个场合共饮,而现在诗人独自一人,思念这位朋友。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离合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璧月宁长满”一句,既是对圆月的赞美,也是对完美事物的向往,但紧接着的“九秋风露又方阑”则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和不可持久。诗人渴望与友人“小窗相对话悲欢”,这种渴望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交流的向往。最后两句“君如玉树照清空,况有凝之道蕴一尊同”则是对友人的高度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共饮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间离合常相半”:人生中的聚散总是相伴相生,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 “璧月宁长满”:圆月难道能永远圆满吗?暗示了完美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持久。
- “九秋风露又方阑”:秋天的风露又快要结束了,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
- “何日小窗相对话悲欢”:不知何时能在小窗前相对而坐,谈论悲欢离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交流的向往。
- “月华临夜宜人醉”:月光在夜晚降临,适宜让人沉醉,描绘了秋夜的美景。
- “老去嗟颜悴”:随着年老,叹息容颜憔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哀愁。
- “君如玉树照清空”:你就像那玉树映照在清澈的天空中,赞美了友人的品德和才华。
- “况有凝之道蕴一尊同”:更何况还有凝之这样的人,与我们共饮一杯,表达了对共饮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璧月”比喻完美无缺的事物,“玉树”比喻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人。
- 拟人:“璧月宁长满”中的“宁”字赋予了月亮人的情感,好像月亮在问自己能否永远圆满。
- 对仗:“人间离合常相半”与“璧月宁长满”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离合无常和友情的珍贵。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共饮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交流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璧月:圆月,象征完美无缺的事物,但诗人通过“宁长满”的疑问,暗示了完美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持久。
- 九秋风露:秋风和露水,象征秋天的气候和时光的流逝。
- 玉树:比喻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人,诗人用“玉树照清空”来赞美友人的品德和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璧月”指的是什么? A. 圆月 B. 玉璧 C. 月亮的光辉 D. 秋天的风露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完美事物的向往 C. 对时光流逝的哀愁 D. 以上都是
- 诗中的“凝之”可能是指什么? A. 诗人自己 B. 一位朋友 C. 一种情感 D. 一种物品
答案: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月亮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友情的思考。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谢薖的《虞美人》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以月亮为背景,但谢薖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薖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谢薖诗歌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