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泮水传经老,蓬山佐著才。宦游思引去,禄养可归来。要路眼谁白,浮云心自灰。少年马何驶,君马独虺隤。
白话文翻译:
在泮水边传授经典已老,在蓬山辅佐著书显才华。为官游历思索引退,以俸禄供养可归来。在权贵之路上谁的眼光能白净,我心如同浮云般自灰暗。少年时的马儿何等疾驰,而你的马却独自疲惫。
注释:
- 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代指学宫。
- 传经:传授经典。
- 蓬山:指秘书省,古代掌管图书的机构。
- 佐著才:辅佐著书,指在秘书省工作。
- 宦游:为官游历。
- 禄养:以俸禄供养。
- 要路眼谁白:在权贵之路上,谁的眼光能保持清白。
- 浮云心自灰:比喻心境如浮云般灰暗。
- 虺隤:马疲惫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薖(约1074-1116),字幼槃,号竹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与兄谢逸并称“临川二谢”。谢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这首诗是他寄给友人汪信民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仕途的淡泊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薖寄给友人汪信民的两首诗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关心,以及对自身宦游生活的反思和对归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泮水、蓬山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才华的重视。诗中“宦游思引去,禄养可归来”一句,表达了对仕途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要路眼谁白,浮云心自灰”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官场复杂环境的无奈和对清白自守的渴望。最后两句通过对马的描写,暗示了友人仕途的疲惫和自己的关切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仕途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泮水传经老,蓬山佐著才。”:在泮水边传授经典已老,在蓬山辅佐著书显才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才华的重视。
- “宦游思引去,禄养可归来。”:为官游历思索引退,以俸禄供养可归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要路眼谁白,浮云心自灰。”:在权贵之路上,谁的眼光能保持清白,我心如同浮云般自灰暗。这两句抒发了对官场复杂环境的无奈和对清白自守的渴望。
- “少年马何驶,君马独虺隤。”:少年时的马儿何等疾驰,而你的马却独自疲惫。这两句通过对马的描写,暗示了友人仕途的疲惫和自己的关切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浮云心自灰”用浮云比喻心境的灰暗。
- 对仗:“泮水传经老,蓬山佐著才”、“要路眼谁白,浮云心自灰”等句中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仕途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仕途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泮水:象征学问和教育。
- 蓬山:象征才华和著述。
- 浮云:象征心境的灰暗和变化无常。
- 马:象征仕途的奔波和疲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泮水传经老”中的“泮水”指的是什么? A. 学宫前的水池 B. 河流 C. 湖泊 D. 海洋 答案:A
-
诗中“要路眼谁白”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在权贵之路上,谁的眼光能保持清白 B. 在权贵之路上,谁的眼光能看透一切 C. 在权贵之路上,谁的眼光能看远 D. 在权贵之路上,谁的眼光能看近 答案:A
-
诗中“浮云心自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谢逸的《寄汪信民二首》其二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谢薖的《寄汪信民二首》与谢逸的《寄汪信民二首》其二:两首诗都是寄给汪信民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仕途的淡泊之情。
- 谢薖的《寄汪信民二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谢薖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