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0:56: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二
作者: 汪莘 〔宋代〕
洞府瑶池,多是见桃红满地。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泛雪艇,摇冰枻。溪馆静,村扉闭。须祁寒彻骨,清香透鼻。孤竹赤松真我友,姚黄魏紫非吾契。笑方壶日日绕南枝,犹多事。
白话文翻译:
在洞府和瑶池中,满地都是桃花盛开的景象。请问,江海如此清澈,为什么要抛弃这些美好?仙境如同二三月的春天,这些花却不受春风的陶醉。被贩卖的女人和乡下的妇人前来观看,只会增添她们的忧愁。轻舟在雪中漂荡,摇动着冰冷的桨。溪边的客馆静悄悄,村子的门也紧闭。寒气刺骨,清香扑鼻。孤独的竹子和赤松才是真正的朋友,而姚黄和魏紫却不是我的知己。笑着提着壶,日日围绕在南枝旁,却无数烦恼。
注释:
- 洞府瑶池: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好和安宁。
- 桃红满地:桃花盛开的景象,通常象征春天和美丽的事物。
- 江海清绝:形容江海的清澈和绝对的美好。
- 被贩儿俚妇:指那些被贩卖的女子和乡村的妇女,象征社会底层的艰辛。
- 须祁寒彻骨:须要经历彻骨的寒冷,方能体会到清香的真实。
- 姚黄魏紫:指两种花名,象征美丽的事物,但在诗中被视为非真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莘,字子约,号若愚,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和诗歌,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满江红 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民族危机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二》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瑶池洞府的桃花盛景,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美好境界。然而,诗人却在这美景中感受到了一丝忧伤与失落,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诗中的“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一语,直指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似乎在质问为什么美好的事物会被遗弃。
“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则揭示了社会底层女子的悲惨命运,诗人的同情与关怀由此流露无遗。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泛雪艇,摇冰枻”勾勒出寒冷寂静的冬日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清冷的氛围。此时,孤竹赤松成为诗人的真友,反映了他对真实友谊的渴望与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有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府瑶池,多是见桃红满地:开篇描绘出理想的仙境,桃花盛开,象征着美好。
- 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质问为何要舍弃美好的事物,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感。
- 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描绘理想的春天,但桃花却未能享受春风的温暖,暗示现实的无情。
- 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揭示社会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诗人的同情。
- 泛雪艇,摇冰枻:描绘冬日的寂静,渲染孤独的气氛。
- 溪馆静,村扉闭:暗示人际关系的隔绝与冷漠。
- 须祁寒彻骨,清香透鼻:强调经历寒冷后才能体会到清香的真实,象征生活的艰辛。
- 孤竹赤松真我友,姚黄魏紫非吾契:表达对真正友谊的渴望,强调内心的真实情感。
- 笑方壶日日绕南枝,犹多事:对现实的无奈,笑着面对,却仍感到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桃红满地”比喻理想生活的美好。
- 拟人:使自然景物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孤竹赤松”与“姚黄魏紫”,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内心的选择。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理想美好的追求,对现实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真实友谊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春天、美好与希望。
- 江海:象征辽阔与清澈,代表理想与追求。
- 孤竹、赤松:象征真正的友谊与坚韧。
- 雪艇与冰枻:反映寒冷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红满地”象征什么?
- A. 理想生活的美好
- B. 冷酷的现实
- C. 朋友的背叛
-
“被贩儿俚妇折来看”中,诗人表现了对谁的同情?
- A. 高官显贵
- B. 底层女性
- C. 仙人
-
诗中提到的“孤竹赤松”象征什么?
- A. 虚假的友谊
- B. 真实的友谊
- C. 社会的冷漠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汪莘的《满江红 其二》在描绘自然景象时,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