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樊秀才》
时间: 2025-01-14 16:5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樊秀才
作者:范仲淹〔宋代〕
五代云雷屯,九野皆龙战。
闻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
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
樊公江表来,经纶速如电。
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
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大勋未大赏,积庆宜无穷。
李广不封侯,继世多英雄。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
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
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水。
非有神笔梦,粲粲文何绮。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
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
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五代时期的混乱与战乱,国家如同棋盘般难以建国,太祖飞天而起,光辉灿烂。樊公从江边而来,才智如电,帮助国家。微子在姬周时期为百姓解忧,四海终于能够大同,清风徐来。国家的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而那些大功未被赏识的英雄如李广,后世还有许多英雄。公子承家,智者所到之处,皆能明理。还有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见之下,便能识得千里之才。和气如春,清流如九江水,非神笔所绘,文章才华非常绚丽。年少的天子在朝中,招揽英才。明年桃李盛开,犹如高耸的霞光。那些年轻人有可能发生变化,咫尺之间便能登上金鳌。才明白祖先的德行悠久,光辉照耀着佩刀。
注释
- 云雷屯:云雷聚集,形容时局动荡不安。
- 棋枰:象棋的棋盘,比喻国家的复杂局势。
- 皇极:指最高的统治地位。
- 樊公:指樊秀才,意指他来到国家,施展才华。
- 微子:微子启,是周朝初期的贤臣,曾帮助周文王。
- 涂炭:指百姓困苦的状态。
- 大同:指国家的理想状态,四海皆平。
- 李广:汉朝著名将领,虽有战功却未受封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靖庐,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为后世所传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需要团结与振兴之时,范仲淹在诗中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有才之士的期望。他借樊秀才之名,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樊秀才》是一首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深邃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人物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提及五代的混乱局面,设置了全诗的背景,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通过对樊秀才的赞美,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期待,显示出诗人希望借助英才实现国家富强的理想。
诗中包含丰富的历史典故,如“微子入姬周”,表现了对历史贤人的赞美,强调贤能之士在国家治乱中的重要性。此外,“李广不封侯”则反映了对英雄未被重用的惋惜,流露出对社会公正的期盼。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春天的和气与清流,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诗人以“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总结,强调了祖德的延续与影响,表现了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代云雷屯,九野皆龙战。:描绘了五代时期的动荡不安,暗示了社会的混乱。
- 闻国如棋枰,皇极何由建。:国家如同棋盘,难以建立稳定的统治。
- 太祖乘天飞,大发光华旦。:太祖如同飞天的英雄,带来光辉的未来。
- 樊公江表来,经纶速如电。:樊秀才从江边而来,才智迅速而出众。
- 微子入姬周,仓皇救涂炭。:微子在危急时刻帮助周文王,显现其仁德。
- 四海乃大同,万里闻薰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四海归一,清风徐来。
- 礼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国家的文化与军事力量源自于明光宫。
- 大勋未大赏,积庆宜无穷。:那些有大功劳的人尚未得到应有的赏识。
- 李广不封侯,继世多英雄。:李广虽有战功却未被封侯,后世英雄辈出。
- 公有承家子,所至神明理。:公子承家,智慧顷刻明理。
- 复有起家孙,一见知千里。:年轻的后辈展现出卓越的才华。
- 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水。:温暖和煦的春气与清澈的江水,象征希望。
- 非有神笔梦,粲粲文何绮。:并非凭空想象,文章的华美确实存在。
- 天子青春朝,列鼎招英髦。:年轻的君主在朝中招揽英才。
- 明年桃李开,禹浪如霞高。:明年桃李盛开,犹如云霞般美丽。
- 之子可变化,咫尺登金鳌。:那些年轻人有可能变成栋梁。
- 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明白祖辈的德行流传不息,辉煌照射。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和气十洲春,清流九江水”。
- 比喻:将国家形势比作“棋枰”,形象生动。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与故事增强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体现了对人才的渴望、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理想主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雷:象征着不安的局势。
- 棋枰:比喻错综复杂的政局。
- 桃李:象征着人才的成长与希望。
- 金鳌:象征着高贵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李广”是什么样的人物? A. 将领
B. 文人
C. 商人 -
“和气十洲春”中的“和气”指的是什么? A. 和谐的气氛
B. 和睦的家庭
C. 和平的战斗 -
诗中“微子入姬周”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A. 智者救国
B. 战争
C. 富贵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同样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憧憬,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抒情与壮志,而范仲淹的《赠樊秀才》则更强调对国家与人才的关注,展现出更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两首诗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范仲淹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