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时间: 2025-01-04 10:11:46

万个琅玕筛日影,两堤杨柳蘸涟漪。

鸣鸟一声林愈静。

吟兴。

未曾移步已成诗。

旋汲清湘烹建茗,时寻野果劝金卮。

况有良朋谈妙理。

适意。

此欢莫遣俗人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
作者: 曹冠 〔宋代〕

诗歌内容:
万个琅玕筛日影,两堤杨柳蘸涟漪。
鸣鸟一声林愈静。吟兴。未曾移步已成诗。
旋汲清湘烹建茗,时寻野果劝金卮。
况有良朋谈妙理。适意。此欢莫遣俗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春日场景:万千的琅玕(琅玕是一种植物)像筛子一样过滤着阳光,两岸的杨柳在水面上轻轻荡漾。鸟鸣声响起,树林更加静谧,我的吟唱兴致油然而生,甚至在未曾离开一步的情况下,已经写成了诗句。于是,我从清澈的湘水中汲取水来,泡上一壶好茶,时不时摘些野果来劝酒。更有良朋相伴,畅谈高深的道理,心中感到非常愉悦,这样的欢愉可不要让俗世之人知道。

注释:

  • 琅玕: 一种名贵的植物,此处用来形容阳光透过树叶的美妙画面。
  • 涟漪: 水面上轻微的波纹,象征着春日的生机。
  • 吟兴: 指吟诵的兴致。
  • 清湘: 指清澈的湘江水。
  • 建茗: 指泡茶,建是指好茶。
  • 金卮: 酒杯,此处指代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冠,宋代诗人,性情洒脱,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乐趣。

创作背景:
创作于春日,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和友人相聚的喜悦。

诗歌鉴赏:

《定风波》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日的自然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诗的开头便以“万个琅玕筛日影”引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阳光透过树叶洒落的美景,营造了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鸣鸟一声林愈静”,展示了自然中的一种和谐与静谧,鸟鸣声使得周围的环境更加宁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在这幅宁静的画面中,诗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产生了创作的灵感,甚至在未离开一步的情况下,诗句便已在心中成型,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受和理解。随后,诗人描述自己汲水泡茶、寻果劝酒的悠闲生活,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最后,良朋相伴,畅谈高深的道理,这种友谊与思想的交流,使得诗人感到无比的欢愉。

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深刻的思考,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个琅玕筛日影”:描绘阳光透过树叶,营造出斑驳光影的美感。
  • “两堤杨柳蘸涟漪”:杨柳在水面轻轻摇曳,形成涟漪,表现出春日的生机。
  • “鸣鸟一声林愈静”:鸟鸣声响起,使得周围环境更加静谧,反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
  • “吟兴。未曾移步已成诗”:表明诗人内心的灵感涌现,未动身已构思成诗句。
  • “旋汲清湘烹建茗”:描写诗人汲水泡茶,享受生活的细节。
  • “时寻野果劝金卮”:与友人分享野果和美酒,增添生活的乐趣。
  • “况有良朋谈妙理”:良朋相伴,畅谈哲理,增添了生活的深度和趣味。
  • “适意。此欢莫遣俗人知”:表达对这种欢愉的珍视,希望不被世俗之人打扰。

修辞手法:

  • 比喻: “万琅玕筛日影”用比喻手法形象化地描绘了阳光透过树叶的美丽景象。
  • 拟人: “鸣鸟一声林愈静”中鸟鸣使得树林更加宁静,赋予了树林生动的情感。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平衡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彰显了诗人洒脱、恬淡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玕: 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杨柳: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柔情。
  • 涟漪: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鸣鸟: 代表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清湘: 象征纯净与恬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象? A. 鸣鸟一声林愈静
    B. 旋汲清湘烹建茗
    C. 万个琅玕筛日影
    D. 时寻野果劝金卮

  2. 诗中“良朋谈妙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友谊的珍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曹冠的《定风波》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描绘了自然美,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曹冠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苏轼则结合了更深的哲理思考。两者都有着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