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舍北有余隙,平褫作小园。
花存四五本,竹种两三根。
风伯倩摇佩,月娥烦佐尊。
谁知方丈裹,别有一乾坤。
白话文翻译:
北边的房舍旁有一块空地,平整后便成了一个小园子。
园中栽种了四五株花,种了两三根竹子。
微风送来摇曳的声音,月光下的玉兔也来助兴。
谁曾想到在这小小的园子里,竟然隐藏着一个广阔的天地。
注释:
- 舍北:房子的北边。
- 余隙:剩余的空地或缝隙。
- 平褫:平整、修整。
- 花存四五本:园中有四五株花。
- 风伯:古代神话中的风神,风伯在这里指代微风。
- 倩摇佩:指风轻轻摇动玉佩。
- 月娥:指月亮中的嫦娥。
- 烦佐尊:烦恼地来助兴,指月光照耀下的饮酒场景。
- 方丈:方形的房子,通常用来指代住的地方。
- 乾坤:天地、宇宙,象征广阔的空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时光,诗人可能在自己小园中静思,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小园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
诗歌鉴赏:
《小圃》是一首描写小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小园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北边的余隙被诗人巧妙地改造成小园,展现了诗人善于发现生活美的能力。接着,园中花竹的描绘,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蕴含了浓厚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了诗人享受生活的态度。
风伯的轻摇和月娥的陪伴,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仿佛在诉说着自然与人的默契。而最后一句“谁知方丈裹,别有一乾坤”,更是将小园与广阔世界相连,暗示着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不平凡的内涵与美好。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的美感和深邃的哲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舍北有余隙,平褫作小园。:描述小园的形成,隐喻诗人对生活环境的创造力。
- 花存四五本,竹种两三根。:简单的花竹描写,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 风伯倩摇佩,月娥烦佐尊。: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联系,增添了诗的灵动感。
- 谁知方丈裹,别有一乾坤。:强调内心的丰富与广阔,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小园象征内心的世界。
- 拟人:风伯、月娥的描写,使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风伯倩摇佩,月娥烦佐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强调简单生活中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在有限空间中寻求无限可能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园:象征宁静和内心的栖息之地。
- 花与竹:代表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风伯、月娥:象征自然的和谐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述的小园位于哪个方向?
- A. 南边
- B. 北边
- C. 西边
- D. 东边
- 诗中提到的花和竹分别有多少株?
- A. 四五本和两三根
- B. 三四本和一根
- C. 五六本和三根
- D. 四本和两根
- “谁知方丈裹,别有一乾坤”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 A. 物质丰富
- B. 内心的广阔
- C. 自然的美丽
- D. 生活的忙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自然生活空间,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