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礼部郑员外
作者: 罗隐 〔唐代〕
栾郤门风大,裴王礼乐优。
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
夜直炉香细,晴编疏草稠。
近闻潘散骑,三十二悲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栾郤的门庭气派宏大,裴王的礼乐气氛优雅。班氏的资历如同鸡舌般出众,人品则压过龙头。夜晚时,炉香轻细缭绕,晴日里,编织的草席稠密厚实。最近听说潘散骑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年纪已三十二岁。
注释:
字词注释:
- 栾郤:指栾氏和郤氏,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 裴王:裴氏与王氏,亦是名门,指代当时的权贵。
- 班资:指班氏家族的资历。
- 鸡舌:形容班氏的出众地位(鸡舌指代高贵)。
- 人品:指人的品德修养。
- 夜直:指夜晚守夜。
- 炉香细:形容香气清幽细腻。
- 晴编:指晴天编织的草席。
- 潘散骑:潘氏的散骑,散骑常常指代有才华但不被重用的人。
- 三十二悲秋:潘散骑年约三十二岁,因秋天的悲凉而感伤。
典故解析:
- 潘散骑:潘江的散骑为古代文士之称,因其才情而被人们铭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希声,号逸少,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平淡之笔描绘世态人情,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中后期,政治腐败,士人多愁善感。罗隐在诗中通过对比不同的名门,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叹,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朋友郑员外的思念和关注。
诗歌鉴赏:
《寄礼部郑员外》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古诗,通过对社会名门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开篇以“栾郤门风大,裴王礼乐优”点出名门的富贵和礼仪,展示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接下来的“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则在讽刺名门世家的浮华的同时,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暗示即便地位高贵,也不能掩盖人品的缺陷。夜晚的炉香和晴天的草席描绘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句“近闻潘散骑,三十二悲秋”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结合,通过对潘散骑的悲秋感慨,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现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栾郤门风大:栾郤两家门庭气派,象征社会权势。
- 裴王礼乐优:裴王两家的礼乐文化优雅,体现士人修养。
- 班资冠鸡舌:班氏资历高,显示出显赫的家世。
- 人品压龙头:强调人品的卓越,超越他人。
- 夜直炉香细: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清新。
- 晴编疏草稠:晴天的草席厚实,体现生活的安逸。
- 近闻潘散骑:提到潘散骑的感伤,表露个人情感。
- 三十二悲秋:感叹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栾郤门风大,裴王礼乐优”形成对称。
- 比喻:将班氏的资历比作鸡舌,形象生动。
- 意象:炉香、草席等意象丰富,映射出生活的细腻与温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名门的描写,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人品的重视,同时通过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栾郤门:象征名门权势。
- 裴王礼乐:代表文化修养。
- 炉香细:象征生活的宁静。
- 晴编疏草:体现生活的舒适。
- 潘散骑:寓意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这些意象不仅塑造了诗的氛围,更蕴含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寄礼部郑员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罗隐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潘散骑”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物?
- A. 有权势的士人
- B. 受人尊敬的文人
- C. 有才华但遭遇不幸的人
- D. 旅行的商人
-
诗中“班资冠鸡舌”中的“鸡舌”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类
- B. 珍贵的食物
- C. 显赫的家世
- D. 美丽的装饰
答案:
- C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罗隐的《寄礼部郑员外》与杜甫的《秋夕》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名门的观察与思考,而后者则是对个人处境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罗隐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寄礼部郑员外》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