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登车盖亭》

时间: 2025-01-01 17:30:53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宋代〕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白话文翻译:

纸屏风、石枕、竹床,构成了一个清凉的午休环境。手中书卷读得疲倦,便随手抛开,进入长长的午梦。醒来时,独自一人轻轻地笑了,远处沧浪江上传来几声渔笛。

注释:

  • 纸屏:用纸糊的屏风,用来遮挡视线或作为装饰。
  • 石枕:用石头制成的枕头,清凉宜人。
  • 竹方床:用竹子制成的床,清凉舒适。
  • 手倦抛书:手中书卷读得疲倦,便随手抛开。
  • 午梦长:指午睡时间较长。
  • 莞然:微笑的样子。
  • 渔笛:渔人吹的笛声。
  • 沧浪:指沧浪江,古代诗词中常用作江河的代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确(约1037-1093),字子正,号东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此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闲适生活,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确在夏日午后,登高远眺,感受到自然的清凉与宁静,从而写下的诗篇。诗中通过描绘清凉的休憩环境和对午睡后的心情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午后宁静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生活。首句通过“纸屏石枕竹方床”构建了一个清凉舒适的休憩环境,次句“手倦抛书午梦长”表达了午后读书后的疲倦和随之而来的长梦。后两句“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则描绘了醒来后的心情和对远处渔笛声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悠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纸屏石枕竹方床”:通过具体的物品描绘了一个清凉的休憩环境,纸屏、石枕、竹床都是清凉宜人的物品,营造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
  2. “手倦抛书午梦长”:表达了午后读书后的疲倦,随手抛开书卷,进入长长的午梦,体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3. “睡起莞然成独笑”:醒来时,独自一人轻轻地笑了,这种微笑是对宁静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4. “数声渔笛在沧浪”:远处沧浪江上传来几声渔笛,增添了诗的意境,渔笛声象征着宁静和远方的呼唤。

修辞手法:

  • 意象: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声音构建了一个清凉宁静的夏日午后环境。
  • 拟人:“睡起莞然成独笑”中的“莞然”赋予了微笑以人的情感,使诗句更加生动。
  • 象征:渔笛声象征着宁静和远方的呼唤,增添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夏日午后宁静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描绘清凉的休憩环境和午睡后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纸屏、石枕、竹床:清凉宜人的物品,营造了宁静舒适的氛围。
  • 渔笛声:象征着宁静和远方的呼唤,增添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纸屏石枕竹方床”描绘了什么环境? A. 炎热的环境 B. 清凉的环境 C. 热闹的环境 答案:B

  2. “睡起莞然成独笑”中的“莞然”是什么意思? A. 悲伤 B. 微笑 C. 愤怒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渔笛”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宁静 C. 热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瓜洲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与苏轼的《赤壁赋》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描绘宁静的休憩环境,后者则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包括蔡确的诗作。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蔡确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