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季弼入太学》
时间: 2025-01-01 15:2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秋自有胡氏学,尽束诸家上高阁。
当时小试锦江城,横翼秋风天一鹗。
只今冠带圜桥门,孤罴兀坐空狐群。
近来文气颇卑茶,要使四海宗雄文。
余生志愿游璧水,竟隔蓬莱三万里。
虽然末第偶成名,俗骨自怜凡可鄙。
君今换骨向时中,六馆名流自不同。
宰相状元三舍选,斋前碑字看填红。
白话文翻译:
春秋时期就有胡氏的学问,但如今却被束之高阁,难以发扬光大。曾经在锦江城小有名气,像那横飞的鹗鸟在秋风中翱翔。现在你已身穿冠带,走进圜桥的门,孤独地坐着,面对空荡荡的狐狸群。最近文风低迷,茶香淡薄,想要使四海之内都能崇尚雄文。我的志向是游历璧水,但却隔着三万里的蓬莱。虽然我偶尔小有名声,但自己的平凡之骨让人感到可悲。你如今换了身心,向着当今的时局进发,六馆里的名流自是不一样。宰相和状元都是三舍所选,斋前的碑文也被朱红色填满。
注释:
字词注释:
- 胡氏学: 指春秋时期胡氏家族的学问和思想。
- 锦江城: 地名,可能指当时的学术中心。
- 横翼: 比喻像鸟一样展翅飞翔。
- 冠带: 官服,象征地位。
- 圜桥门: 可能是指古代学府的门。
- 孤罴兀: 孤独的状态,罴可指猛兽。
- 文气: 指文人的气质和风度。
- 游璧水: 寓意游历名山大川,璧水指美丽的湖泊。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遥不可及的理想。
- 换骨: 比喻改变思想或身份。
典故解析:
- 春秋: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和文化发展繁荣。
- 宰相状元: 指古代科举制度中的高官和优秀人才,象征成功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信息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其诗歌多反映对当时社会与文化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胡季弼入太学之际,表达了对其未来的期望与对当前文风低迷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学术和人才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胡季弼入太学》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对当时文人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胡季弼的寄语,表现了诗人对学术的渴望和对文人风气的忧虑。开头的“春秋自有胡氏学”既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胡季弼肩负的责任。接下来描绘的锦江城与鹗鸟的意象,象征着年轻人应有的志向与自由。诗人在表达对胡季弼的祝福时,也不禁流露出对当今文风的失落和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余生志愿游璧水,竟隔蓬莱三万里”,表现了诗人渴望追求理想却又感到无奈的情感。最后,诗人希望胡季弼能在新的环境中有所成就,成为不同于常人的一员,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平凡的自谴。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祝福,也有对时代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秋自有胡氏学: 表示历史上胡氏家族的学问悠久。
- 尽束诸家上高阁: 把当今的学问放在高处,未被重视。
- 当时小试锦江城: 表达曾经在学术上小有成就。
- 横翼秋风天一鹗: 形容当时的壮志和追求。
- 只今冠带圜桥门: 现在已成为官员,象征地位的变化。
- 孤罴兀坐空狐群: 描述孤独的感受,周围无知的群体。
- 近来文气颇卑茶: 反映当前文化的低迷。
- 要使四海宗雄文: 希望能让四海之内都能崇尚文采。
- 余生志愿游璧水: 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 竟隔蓬莱三万里: 感慨理想的遥远与不可及。
- 虽然末第偶成名: 表达自己小有成就,但内心不满。
- 俗骨自怜凡可鄙: 反省自己平凡的状态。
- 君今换骨向时中: 祝福胡季弼能够适应新环境。
- 六馆名流自不同: 表达对学术界的期待。
- 宰相状元三舍选: 指出优秀人才的选拔。
- 斋前碑字看填红: 形象地描绘名声的获得。
修辞手法:
- 比喻: “横翼秋风天一鹗”,比喻志向高远。
- 对仗: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体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 象征: 蓬莱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遥不可及。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对胡季弼的寄予厚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文风低迷的忧虑,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氏学: 代表传统文化和学问。
- 锦江城: 象征学术的发源地。
- 鹗: 象征自由与追求。
- 圜桥门: 象征入学的门槛与希望。
- 四海: 象征广阔的理想与抱负。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遥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对胡季弼的祝福?
A. 春秋自有胡氏学
B. 君今换骨向时中
C. 余生志愿游璧水
D. 近来文气颇卑茶 -
“蓬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学问
B. 现实
C. 理想
D. 朋友 -
诗中提到的“宰相状元”主要指什么?
A. 声望
B. 人才
C. 学术
D. 地位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维
- 《秋夕》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友人》与姚勉的《送胡季弼入太学》都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后者则更多关注于学术与文化的传承。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