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时间: 2025-01-19 20:02:05

独凭江槛思悠悠。

斜日堕林邱。

鸳鸯属玉飞处,急桨荡轻舟。

红蓼岸,白苹洲。

夜来秋。

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歌断还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
独凭江槛思悠悠。
斜日堕林邱。
鸳鸯属玉飞处,
急桨荡轻舟。
红蓼岸,白苹洲。
夜来秋。
数声渔父,一曲水仙,
歌断还愁。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倚靠在江边的栏杆上,思绪悠远。
斜阳照射,渐渐沉入树林和山丘。
鸳鸯在玉般的水面上飞翔,
我急忙划桨,轻舟荡漾。
红色的蓼草岸边,白色的苹洲在眼前。
昨夜已是秋天。
几声渔夫的呼唤,伴随着一曲《水仙》,
歌声断了,心中仍然感到忧愁。

注释

  • 江槛:江边的栏杆。
  • 悠悠:悠远、绵长的意思。
  • 斜日:夕阳西下。
  • :沉落、落下。
  • 鸳鸯:一种水鸟,常以成双成对出现。
  • 属玉:形容水面如玉般光滑。
  • 急桨:快划桨。
  • 荡轻舟:荡漾着的小船。
  • 红蓼:一种植物,常生长于水边。
  • 白苹:指白色的浮萍。
  • 夜来秋:指夜晚已经来到秋天。
  • 渔父:捕鱼的父亲,这里指渔夫。
  • 水仙:一首曲子,名为《水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字存仁,号用之,宋代著名词人,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刚直不阿的性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备受尊重。他的词风豪放、清新,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诉衷情》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秋景,表达个人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反映出时代背景下人们心中的苦闷与忧愁。

诗歌鉴赏

《诉衷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江边秋景的描绘,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独凭江槛思悠悠”,便引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随之而来的斜阳、鸳鸯、小舟等意象,恰似诗人的思绪逐渐飘散。斜日西沉,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是无尽的忧愁。

“红蓼岸,白苹洲”一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淡薄,正与诗人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夜晚的降临,秋天的到来,预示着生命的轮回,也加深了诗人的感伤。最后几句“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歌断还愁”,再度将情感推向高潮。渔夫的歌声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而“歌断”则暗示着再美的旋律也无法掩盖心中的忧愁。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被现实的无奈所困扰,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凭江槛思悠悠:独自倚靠在江边的栏杆,思绪绵绵无尽。
  • 斜日堕林邱:夕阳渐渐沉入树林和山丘,描绘出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鸳鸯属玉飞处:鸳鸯在水面上翱翔,象征着爱情与和谐美好。
  • 急桨荡轻舟:快划桨,轻舟在水面上荡漾,表现出诗人的急切与动荡。
  • 红蓼岸,白苹洲:描绘秋天的水边景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 夜来秋:夜晚已然来到,秋天的气息渐浓。
  • 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渔夫的歌声与《水仙》的旋律,平添了生活的气息。
  • 歌断还愁:音乐虽美,但依旧无法掩盖内心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玉,突显其光滑与洁净。
  • 拟人:渔夫的歌声似乎有情感,增添了词作的温度。
  • 对仗:如“红蓼岸,白苹洲”,形成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表达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自然的静谧,来反衬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最终体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时局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槛:象征着孤独与思索。
  • 斜日:寓意时间的迅速流逝。
  • 鸳鸯:象征爱情与美好。
  • 轻舟:代表轻松却又无奈的生活。
  • 红蓼、白苹:表现自然的色彩与生命的轮回。
  • 渔父: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平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斜日堕林邱”中的“斜日”指的是: A. 清晨的阳光
    B. 夕阳西下
    C. 正午的阳光
    D. 阴天的阳光

  2. “数声渔父”中的“渔父”意指: A. 渔夫
    B. 渔船
    C. 鱼群
    D. 渔网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愁苦
    C. 愤怒
    D. 轻松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情感的抒发。
  • 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陈亮与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有细腻的描绘,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女性柔情,而陈亮则展现出更多的孤独感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亮与南宋词》
  • 《词学研究》